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雪花如掌堕阶除,剧饮时看卧酒壶。
半夜琼瑶深没膝,欲归迷路肯留无。
这首诗描绘了雪夜饮酒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诗意。诗人以“雪花如掌堕阶除”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情景,仿佛手掌般大小,轻盈地落在台阶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冬日氛围。接着,“剧饮时看卧酒壶”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饮酒者的豪放与自在,即使在雪夜也毫不顾忌,甚至将酒壶置于一旁,任由它倾斜,体现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半夜琼瑶深没膝”进一步渲染了雪夜的景象,夜晚的雪覆盖得更深,直到膝盖处,琼瑶指的是美玉,这里用来形容雪的洁白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寒冷。最后,“欲归迷路肯留无”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即使想要回家,也被这雪景所吸引,不愿意离去的心情,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雪夜饮酒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竹里茅庵雪覆檐,炉香蔼蔼著蒲帘。
欲求初祖安心法,笑我醺然已半酣。
繁灯厌倦作闲游,行到僧居院院留。
月影随人深有意,车音争陌去如流。
酒消凿落宁论斗,鱼照琉璃定几头。
过眼繁华真一梦,终宵寂寞未应愁。
灯火熏天处处同,暗游应避柏台骢。
高情自放喧阗外,胜事偏多淡泊中。
平日交游徒梦想,留都歌吹忆年丰。
知君未有南来意,归去相从光与鸿。
绕郭春水满,被堤新柳黄。
官池无禁约,野艇得飞扬。
浪泛歌声远,花浮酒气香。
晚风归棹急,细雨湿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