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碧洞青萝不畏深,免将饥渴累禅心。
若期野客来相访,一室无烟何处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绝粒僧的高僧离别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心境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其清高脱俗品格的赞美之情。
“碧洞青萝不畏深”一句中,“碧洞”指的是幽静的山谷,“青萝”则是常见于幽深处的植物,这里象征着绝粒僧所居住的深山之地,表明他不畏艰险,愿意在深山中修行。通过“免将饥渴累禅心”,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僧人的坚定信仰,即使面对饥饿和干渴,也不会影响到他的禅定之心。
接下来的“若期野客来相访,一室无烟何处寻”则是说,如果有行者前来探望,想要找到这位僧人,却发现一室清净,没有烟火的痕迹。这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绝粒僧的生活环境,更隐喻了他远离尘世,心如止水,不为红尘所染。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在精神世界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净化的思想情操。
不详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入道后称栖真子。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麻衣年少雪为颜,却笑孤云未是闲。
此去若逢花柳月,栖禅莫向苧萝山。
怪来频起咏刀头,枫叶枝边一夕秋。
又向江南别才子,却将风景过扬州。
西归公子何时降,南岳先生早晚来。
巡历世间犹未遍,乞求鸾鹤且裴回。
火天无处买清风,闷发时来入梵宫。
只向方师小廊下,回看门外是樊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