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十首次敬助韵(其四)

荆轲上秦殿,郦生下齐城。

斯须属鼎锯,何如卫叔卿。

脱身傲万乘,泰华鸿毛轻。

所谓达道人,贵在机决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荆轲登上了秦国宫殿,郦生离开了齐国都城。
片刻间决定生死,与卫叔卿相比如何?
他能摆脱困境,视王权如鸿毛般轻盈。
所谓的通达之人,关键在于决断明智。

注释

荆轲:战国刺客。
秦殿:秦国宫殿,代指秦王。
郦生:汉初策士。
齐城:齐国都城,指临淄。
斯须:片刻。
属鼎锯:决定生死的重大决策。
卫叔卿:古代贤者,此处比喻有决断力的人。
脱身:摆脱困境。
万乘:大国君主,一车四马为一乘,万乘形容极有权势。
泰华:泰山和华山,象征高大。
鸿毛:鸟羽中最轻的,比喻微不足道。
达道人:通达智慧的人。
机决明:果断明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历史事件的对比:荆轲刺秦和郦生说齐。荆轲以壮士之姿试图改变历史进程,而郦生则凭借智谋说服敌人。诗人通过"斯须属鼎锯"暗示荆轲的冒险与短暂,与"何如卫叔卿"中的卫叔卿(可能指卫庄公,以其智谋著称)相提并论,强调智慧的重要性。

"脱身傲万乘",表达了对荆轲未能成功但能全身而退的赞赏,视之为超越权势的自由态度。"泰华鸿毛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轻视权贵的精神,将泰山和华山比作鸿毛,显示了诗人的价值观。

最后两句"所谓达道人,贵在机决明",点明了诗人的主题——真正的通达之人,不在于武力或权谋,而在于明智的判断和果断的行动。这是一首寓言诗,借历史人物的故事,阐述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其五)

青松岁寒物,讵比蒲柳才?

冰霜虽剥蚀,疏花应时开。

良工岂不偶,中心类寒灰。

却怜蘼芜草,遍满黄金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其六)

圣贤不浪出,处士匪怀居。

孔明是何人,高卧南阳庐。

躬耕良自苦,待时故踟蹰。

所为《梁父吟》,岂比《封禅书》。

形式: 古风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其七)

蛮触杂奔竞,蝇蚋纷争喧。

鸾凤巢枳棘,鸱鸮集琅玕。

风雷久不作,野露生微寒。

壮士万里怀,肯谢漂母餐。

古来王佐材,多在耕钓间。

形式: 古风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其八)

后地生虚雷,天惊漏秋雨。

女娲死已久,此罅谁为补?

纷纷读书儿,碌碌无可数。

古人今人心,今人不如古。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