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谣

汀洲三月杨花飞,河鲀出水江鲚肥。

雨声翻作断肠曲,薄寒恋恋轻罗衣。

新愁压眉双碧聚,作意挽春春不住。

无情恨杀蜀帝魂,不劝归来劝归去。

形式: 古风

翻译

三月的汀洲杨柳絮纷飞,河豚跃出水面江鲚鱼肥美。
雨声化作令人心碎的旋律,微寒中我依恋着轻柔的罗衣。
新添的忧愁使眉头紧锁,试图挽留春天,但它却不停留。
对无情感的责怪仿佛指向蜀地的君魂,它既不劝我留下,也不劝我去。

注释

汀洲:水边的平地。
杨花:柳絮。
河鲀:一种味道鲜美的鱼类。
鲚:江鲚,一种淡水鱼。
雨声:雨水的声音。
断肠曲:令人悲伤的曲调。
薄寒:轻微的寒冷。
轻罗衣:轻薄的丝质衣物。
新愁:新的忧虑或愁绪。
双碧聚:形容眉头紧皱。
挽春:留住春天。
不住:不停留。
无情:无情感的。
蜀帝魂:蜀地的君主或神话中的蜀王。
劝归:劝说回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即将消逝的场景,以汀洲的杨花纷飞和河鲀、江鲚的肥美为背景,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物候之美。"雨声翻作断肠曲"一句,通过雨声引发听者的愁绪,如同悲伤的乐章。"薄寒恋恋轻罗衣"则写出微寒中人们对温暖的依恋,暗示着春日将尽,天气转凉。

诗人的情感深沉,"新愁压眉双碧聚"表达出新添的忧愁使眉头紧锁,而"作意挽春春不住"则直接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与挽留。最后两句"无情恨杀蜀帝魂,不劝归来劝归去",以蜀帝魂魄的无情离去,暗喻春天的无情,同时也寓言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希望春天能留下,或者至少让其慢些离去。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宋词,通过对春末景色的细腻描绘,寄寓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深深惋惜和人生无常的淡淡哀愁。

收录诗词(4)

蒋华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头角崭崭露,江南四月时。

定应孤竹子,未脱老莱衣。

怒长支苔石,旁行过棘篱。

不来能几日,渐学翠鸾飞。

形式: 五言律诗

补衣

百补未成片,何缘御得寒。

拆时如网裂,纫处著针难。

色样多无定,花纹斗不完。

分明类禅衲,其奈戴儒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净刹

碑上文难读,开山失所传。

岩松秋落子,石井夜添泉。

地旷常多月,厨寒不起烟。

昔年曾有虎,来到寺门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秋意

秋意如诗淡,又如湘水清。

无家人易感,有笔画难成。

月冷砧千杵,江空雁一声。

梦回蕉叶上,残雨几番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