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成季感事

吾庐无馀地,文字散堆案。

虽微清溪鹤,蓍画亦幽玩。

高人来何疏,午榻动成鼾。

梦闻足音喜,不待摇枕唤。

居贫少烟火,饘食尚须旰。

出门兀何之,踉跄从款段。

吾人古遗隐,凫足闵同患。

负日持献君,狐白不肯换。

商歌叩牛角,长夜安得旦。

飕飗满屋风,黄叶散投幔。

楚屈若灵龟,出处思过半。

所从聊自知,何用詹尹算。

不如天随生,头帻终日岸。

况君击庄缶,一念肠九转。

人方卧大室,子独号其畔。

寒山来助哭,咄尔勿嗟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的《次韵李成季感事》。诗中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简陋与内心的宁静,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吾庐无馀地,文字散堆案”描绘了诗人居住的小屋内,书籍堆积如山的情景,体现了其生活的朴素与专注。接着“虽微清溪鹤,蓍画亦幽玩”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简陋之中,也能在静谧中找到乐趣。

“高人来何疏,午榻动成鼾”描述了高雅之士来访,午后的榻上却传来鼾声,反衬出诗人对高雅之士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而“梦闻足音喜,不待摇枕唤”则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即使在梦中听到朋友的脚步声也感到欣喜,无需等待唤醒。

“居贫少烟火,饘食尚须旰”反映了诗人在贫困中的生活状态,但依然保持乐观,对食物的准备也显得从容不迫。“出门兀何之,踉跄从款段”则是对外出时的艰难描绘,但诗人并未因此沮丧,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

“吾人古遗隐,凫足闵同患”表达了诗人与古代隐士的共鸣,共同面对生活的困苦。“负日持献君,狐白不肯换”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愿意为朋友付出,即使牺牲个人利益也在所不惜。

“商歌叩牛角,长夜安得旦”借用商人的歌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希望长夜能早日结束。“飕飗满屋风,黄叶散投幔”描绘了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楚屈若灵龟,出处思过半”将自己比作楚国的屈原和灵龟,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深思熟虑。“所从聊自知,何用詹尹算”则表明诗人认为自己的命运应由自己掌握,无需他人预测。

最后,“不如天随生,头帻终日岸。况君击庄缶,一念肠九转”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朋友行为的赞赏。“人方卧大室,子独号其畔。寒山来助哭,咄尔勿嗟惋”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面对困难,也要保持乐观的态度。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同李主簿叔文饮北庄

萧条蓐收穷,疏树失秾绀。

北风动地起,云揽红日暗。

李君邀我游,肴蔌治寒檐。

相携二三子,欻若符节勘。

愧非谷口隐,佳会良可暂。

茅堂兀四壁,谁识此意淡。

古径无俗寻,陈编有幽瞰。

一聆君子语,粱肉几厌啖。

归来马河北,寂寞晚舟缆。

吾生事逃伏,优游亦何憾。

形式: 古风

夏季

夏季百果繁,兔葵亦成实。

独有野石榴,幽花时熠熠。

熠熠非独好,芳荣赖午日。

翩翩彼白蝶,彷佛粗采挹。

睡馀起对此,嘉兴亦萧瑟。

良非阡陌丽,敢竞阳春出。

无言以成蹊,上愧桃李质。

幸当饱霜馀,万颗富君室。

形式: 古风

曹州道中二首(其一)

天旱久不雨,四郊多狂风。

萧萧班马鸣,落日大野中。

君子守宫廷,至乐圣所同。

喟予不逢辰,足迹道里重。

形式: 古风

曹州道中二首(其二)

驱马上高原,秋风吹客衣。

感时有所怀,送目鸿雁飞。

羸僮惑岐道,日暮相际稀。

愧彼倦翔鸟,知还良庶几。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