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道中二首(其二)

驱马上高原,秋风吹客衣。

感时有所怀,送目鸿雁飞。

羸僮惑岐道,日暮相际稀。

愧彼倦翔鸟,知还良庶几。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曹州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驱马上高原,秋风吹客衣”,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骑马登上高原的情景,秋风拂过,衣袂飘扬,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壮阔的氛围。接着,“感时有所怀,送目鸿雁飞”,诗人因时感怀,目光远眺,只见鸿雁南飞,这一景象触发了他的思绪,引出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漂泊的感慨。

“羸僮惑岐道,日暮相际稀”两句,通过描述随从在迷路歧途中的困惑与疲惫,以及日暮时分人烟稀少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最后,“愧彼倦翔鸟,知还良庶几”,诗人以倦翔之鸟自比,表达了对归宿的渴望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倦翔鸟虽疲倦却仍知归巢,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对回归内心宁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哲学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病起呈李县令希孝

次公恶醒狂,得酒要自浊。

病闻南邻邀,不往亦踊跃。

空床成展转,假寐风雨恶。

中虚气袭逆,妄梦时可愕。

每惭张隐居,凌旦发囊药。

晓来天境清,日出鸟语乐。

家人语南轩,青杏已可嚼。

复云竹斋前,阶戺有迸箨。

欣然欲举手,纱帽未能著。

平生李夫子,相得怀抱廓。

何当戒长须,夙驾慰寂莫。

杯杓恐不胜,快语聊一噱。

形式: 古风

赠金堤刘承制景文

漆园说海若,稷下谈神州。

长剑堪倚天,语大世莫酬。

少狂岂其然,及此日月流。

稍知画足非,万事指顾休。

夫子更高识,未沫于前修。

乘流聊复驶,得渚正须留。

盖有幸遇鲁,何能必为周。

徜徉下泽车,惊骇入谷驺。

对酒尚青眼,吟诗将白头。

山阴论往事,陈迹讵能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韵四弟以道十二弟叔与法王唱和兼示无斁弟二首(其一)

少时勇游山,说山喜动色。

中年谪南方,庐阜得深历。

当时不类谪,忘腰带之适。

怪人肝鬲异,破贼喜折屐。

只今窜林下,织衣而耕食。

缅怀兹两士,吾宗气相得。

吾春种桃时,子晓寻嵩日。

似闻黄面子,为采乌头出。

去年陟岱宗,一士世莫识。

天门邀之下,倾倒意已极。

斯人与人异,龙虎两超忽。

重寻亦无路,颠雨石崖坼。

形式: 古风

次韵四弟以道十二弟叔与法王唱和兼示无斁弟二首(其二)

吾人伯仲间,一语可物色。

气自寡所谐,穷乃足所历。

家风藐五世,不肯适人适。

意行无险易,又跣不著屐。

文词如苦李,惨腹人莫食。

犹矜不传妙,坐恐儿曹得。

学怜新又新,老奈日复日。

伯以最恬愉,何由采之出。

无斁能寡言,犹堪谢前识。

叔与气尚豪,支颐视屋极。

斯文恶表襮,枯鱼戒所忽。

应如鲁宫籀,藏壁俟其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