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念佛忏悔发愿文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垂摄受,證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见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知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现在诵念阿弥陀佛,他的真实功德无比崇高。
只愿慈悲的佛能接受我的祈求,理解我的忏悔和愿望。
我过去所做的所有罪业,都源自无始以来的贪婪、愤怒与愚痴。
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的罪过,我如今都深深忏悔。
希望在我临终之时,能消除所有阻碍。
希望能面对面见到阿弥陀佛,立即前往那安乐的极乐世界。
在那佛的法会上,一切都清净无染,我将在优美的莲花中出生。
亲眼见到如来的无量光明,他当面授予我成佛的印记。
得到如来的授记后,我化身无数,遍布十方。
我的智慧和力量将普度一切众生。

注释

阿弥陀: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之主。
功德:善行或修行带来的利益和福报。
慈悲:对众生的怜悯和仁慈。
忏悔:对自己的过错感到后悔并请求宽恕。
贪嗔痴:佛教中的三毒,即贪婪、愤怒和愚痴。
障碍:阻止达到目标的困难或阻力。
往生:死后转世投胎到另一个生命。
菩提记:佛教中指成佛的标记或承诺。
化身:佛教中指佛或菩萨以不同形式显现。
普利:普遍利益,惠及众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每日念佛忏悔发愿文》,表达了诗人对阿弥陀佛的虔诚信仰和对自己过去的罪过进行深刻反省的决心。诗中以“我今称念阿弥陀”起笔,强调了对佛的敬仰与呼唤,接着通过“真实功德佛名号”表达对佛名的尊崇。诗人真诚地祈求佛的慈悲接纳,承认自己的罪业源自无始的贪嗔痴,并深感忏悔。

在诗中,诗人发愿在临终之际清除一切障碍,希望能面见阿弥陀佛并往生极乐世界。他期待在佛的净土中得到净化,莲花化生,亲见如来的无量光明,并获得菩提心的授记。最后,诗人许下宏愿,化身无数去普度众生,体现了佛教的大悲精神。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坚定信念和修行的决心,具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69)

释遵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依修多罗立往生正信偈

稽首西方安乐刹,弥陀世主大慈尊。

我依种种修多罗,成就往生决定信。

住大乘者清净心,十念念彼无量寿。

临终梦佛定往生,大宝积经如是说。

五逆地狱众火现,值善知识发猛心。

十念称佛即往生,十六观经如是说。

若有欢喜信乐心,下至十念即往生。

若不尔者不成佛,四十八愿如是说。

诸有闻名生至心,一念回向即往生。

唯除五逆谤正法,无量寿经如是说。

临终不能观及念,但作生意知有佛。

此人气绝即往生,大法鼓经如是说。

一日一夜悬缯盖,专念往生心不断。

卧中梦佛即往生,无量寿经如是说。

昼夜一日称佛名,殷勤精进不断绝。

展转相劝同往生,大悲经中如是说。

一日二日若七日,执持名号心不乱。

佛现其前即往生,阿弥陀经如是说。

若人闻彼阿弥陀,一日二日若过等。

系念现前即往生,般舟经中如是说。

十日十夜六时中,五体礼佛念不断。

现见彼佛即往生,鼓音王经如是说。

十日十夜持斋戒,悬缯幡盖然香灯。

系念不断得往生,无量寿经如是说。

若人专念一方佛,或行或坐七七日。

现身见佛即往生,大集经中如是说。

若人自誓常经行,九十日中不坐卧。

三昧中见阿弥陀,佛立经中如是说。

若人端坐正西向,九十日中常念佛。

能成三昧生佛前,文殊般若如是说。

我于众经颂少分,如是说者无穷尽。

愿同闻者生正信,佛语真实无欺诳。

形式: 偈颂

念佛三昧诗(其三)

融抱回曲照,熙如鉴中象。

谛览无遗心,虚求非滞想。

追梦忘始终,通幽宛如往。

藉此会神姿,逍遥期西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念佛三昧诗(其二)

金肌昧真见,八音愚正闻。

玄空了无托,至涉宁有勋。

森罗会都寂,长空销积氛。

良哉此达观,局士安与云。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念佛三昧诗(其一)

万感外形骸,俨然虚堂寂。

明毫冠群彩,幽神资始绩。

妙象非夙预,俗览岂良觌。

析之会入微,清玩心无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