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龙图赴益州

天子首除全蜀尹,近班亲问治才长。

辅臣皆曰明公可,出守当令远俗康。

拥节两川曾不扰,剖符千里定为良。

图书溢目延丹禁,印绶垂腰制一方。

紫诰忽来双雨露,锦城重去五星霜。

望尘骑走儿童竹,夹道壶倾父老浆。

坐啸楼台万山碧,行春车马百花香。

西南每往临藩屏,前后多归入庙堂。

那比小侯论岁月,即陪元宰燮阴阳。

无劳青史誇京兆,今代成都有赵张。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天子亲自任命全蜀尹,近臣询问治理才能出众。
辅佐大臣都说您适合,出任外守能让远方百姓安康。
您在两地任职从未扰民,千里之外也能成为良吏。
满目图书延请贤士,印绶垂腰掌控一方疆土。
忽然接到紫色诏书恩泽如雨露,再次离开成都似五颗星霜降落。
儿童追着尘埃奔跑欢呼,沿途老者举杯献浆以表敬意。
坐在楼台上望尽万山翠绿,出行时车马过处百花飘香。
西南之地常常作为边疆守护,归来后多被召回朝廷中枢。
这怎能与小侯相比,您的地位如同宰相调和天地阴阳。
无需史书记载夸赞京兆,如今成都已有赵张这样的贤能人物。

注释

全蜀尹:蜀地的最高行政长官。
治才长:治理才能出众。
辅臣:朝廷辅佐大臣。
紫诰:皇帝的紫色诏书。
五星霜:比喻皇帝的恩泽如星辰般普照。
望尘:形容对官员的尊敬,看到尘土就认为是官员来了。
行春:春天出行,象征施政仁德。
藩屏:边境屏障,这里指西南地区。
元宰:宰相,最高行政长官。
赵张:赵、张都是历史上有才能的官员,此处泛指杰出人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为好友张龙图赴任益州(今成都)所作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皇帝对张龙图的信任与期待,赞赏他治理才能出众,认为他出守蜀地将使百姓安康。回忆起张龙图在前任职时的政绩,强调了他的能力和威望。诗人以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成都的繁荣景象和人们对张龙图的热情欢迎,如“紫诰”、“五星霜”、“望尘骑走”、“壶倾父老浆”。张龙图在西南地区深得民心,他的到来如同春风拂过,使得万山生色,百花飘香。

诗中还提到张龙图频繁往返于朝廷与地方,显示出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角色,不同于一般的小侯,而是与宰相级别的官员共同参与国家大政。最后,诗人以成都历史上赵张两位名臣为例,暗示张龙图将在成都留下深远影响,无需过多赞美,因为他的成就自会载入史册。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展现了对国家栋梁的敬仰,是一首典型的送别佳作。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张如莹

柏城亲见五云飞,归奏严宸侍玉墀。

重待三长专笔削,新迁八座总纲维。

却缘关辅初通属,便向斋坛去把麾。

暂使文星历东井,方资远略控西陲。

乖崖今觉诙谐验,清献但容龟鹤随。

巫峡风高送帆席,锦江春动照旌旗。

临川略应添刀梦,宣室行闻盛德诗。

看取锋车即西去,岩廊正欲聚皋夔。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送运使李工部自陕西移益部十韵

近取河湟议出师,公才正合济今时。

朝廷好问平戎策,郡县无劳谕蜀辞。

萧相馈饷堪仰给,马卿建节忽西之。

未容岁课关中奏,即听风声剑外驰。

垄雪欲飞行路片,江花应发到官枝。

桑麻蔽野居民富,锦绣连甍雅俗熙。

万井讴歌饶乐事,百城财赋省文移。

就更使部虽云速,入用王朝固未迟。

绿发贵名由众论,青云旧物是台司。

东归马首须迎驾,为感新来国士知。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送陈郎中泗州得替

历选临淮守,多闻政术偏。

若柔非似水,即是急如弦。

下吏或弄法,属僚时窃权。

邀权沸钟鼓,市誉饰庖笾。

此弊岁月久,何人才业全。

我公来作郡,众口悉称贤。

宽猛履中道,勤劳经比年。

宪章难尔枉,纲纪自吾专。

间喜文字饮,懒开歌舞筵。

迎宾常倒屣,酌水每留钱。

无愧古循吏,岂同今备员。

频升功状最,宜待宠章甄。

上意深嘉乃,高怀遽撇然。

琳宫愿监董,铃阁厌拘牵。

帝惜惟良去,公逾所请坚。

俄闻拜俞诏,得往阅陈编。

未可谋真隐,行当被峻迁。

散材蒙剪拂,殊遇绝夤缘。

有立期他日,无望报二天。

聊将感知泪,洒送北归船。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送度支刘郎中被旨赴阙

赴辟函关道,来时犯雪泥。

今乘匹马过,早见晚莺啼。

峣阙兼程到,丹墀数日跻。

一言知国器,三接是云梯。

小丑翻然顺,灵珠自此稽。

和戎须上策,议要合征西。

形式: 排律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