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郊鸣锦雉,绿水漾金鳞。
安得郢中客,共歌台上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春景图。"青郊鸣锦雉"写出了春天的郊野,锦雉(华丽的雉鸡)在青翠的草地上欢快鸣叫,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和活力。"绿水漾金鳞"则描绘了清澈的溪流中金色的鱼儿悠游,画面宁静而富有动态美。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远方郢都(古地名,这里泛指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才子的向往,希望能与他们共享这春台上(可能指园林或聚会场所)的美好时光,共同歌唱春天的到来。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和对友情的渴望,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辽空一箭九重城,雪老门风尽有声。
见说禁班宣号令,那边浑不许人行。
一日须来三五度,有时欢喜有时嗔。
改头换面休疑著,元是尖檐帽下人。
一重山了一重云,行尽天涯转苦辛。
蓦劄归来屋里坐,落花啼鸟一般春。
夜半三更来讨火,我骂你兮你骂我。
相唤相呼归未归,也有无衣草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