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日须来三五度,有时欢喜有时嗔。
改头换面休疑著,元是尖檐帽下人。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颂古一百首》中的第六十六首。它以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为喻,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对变化的理解。诗人说“一日须来三五度”,意指某种情况或人物频繁出现,如同日复一日。接着描述了这种人物情绪的变化,“有时欢喜有时嗔”,暗示了人生的多变和情感的起伏。最后两句“改头换面休疑著,元是尖檐帽下人”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外表如何改变,其内在的本质或身份并未改变,就像戴着尖檐帽的人,即使更换了装扮,仍然是同一个人。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对生活现象的洞察。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一重山了一重云,行尽天涯转苦辛。
蓦劄归来屋里坐,落花啼鸟一般春。
夜半三更来讨火,我骂你兮你骂我。
相唤相呼归未归,也有无衣草里坐。
象王象子尽相随,岸上人看蹄蹈蹄。
香草细餐知饱足,归来不待日头低。
雪老门高儿女盛,又能情重贵天伦。
把家干蛊虽相似,也有贪杯落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