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引

阊阖天门开九重,金茎肃萧摇霜风。

吴江木落龙庭空,鸡鸣起舞何匆匆。

胡尘高翳山□东,边声夜入乌号弓。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天宫的阊阖大门层层开启,金色的柱子在秋风中轻轻摇曳。
吴江两岸树叶凋零,宫殿显得空荡,雄鸡报晓,人们忙碌起来如此匆忙。
东方的战尘弥漫,边疆的战歌声在夜晚透过乌号之弓传来。

注释

阊阖:天宫的城门。
金茎:金色的柱子。
肃萧:形容秋风吹过的声音。
摇霜风:在秋风中摇摆。
吴江:古代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
龙庭:帝王的宫殿。
鸡鸣:雄鸡报晓。
匆匆:急忙,匆忙。
胡尘:指敌人的战尘,这里可能代指战争。
山□东:山的东面,此处可能指边境方向。
边声:边疆的战事声音。
乌号弓:古代的一种兵器,以乌木为弓身,象征战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宏大景象和边塞的紧张气氛。"阊阖天门开九重"展现了皇家宫殿的壮丽,"金茎肃萧摇霜风"则烘托出秋风的凛冽。"吴江木落龙庭空"暗示季节更替,宫殿显得空寂,"鸡鸣起舞何匆匆"反映出清晨时分人们忙碌而匆忙的生活,可能是在备战或迎接某种仪式。

"胡尘高翳山□东"一句,"胡尘"代指敌人的侵扰,"高翳"形容尘土弥漫,"山□东"可能是地名,暗示战事在东方边境发生。最后一句"边声夜入乌号弓"进一步渲染了边疆的紧张,"边声"是战马嘶鸣、兵器撞击的声音,"乌号弓"则是古代的一种强弓,形象地表现出战斗的激烈。

整体来看,这首《秋风引》以秋风为引子,通过描绘宫廷与边塞的景象,展现了宋朝时期边关的动荡不安,寓含着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秋风歌

萧萧兮寂寥,劳心兮忉忉。

交河水冷胡马骄,良人万里从嫖姚。

罗衣宽尽慵梳掠,翡翠无光香自消。

形式: 古风

秋色

空烟翔水裔,海月飞冰轮。

大旆连天山,羽校罗秋旻。

霜辉明缟练,綵错光鳞鳞。

一扫龙庭空,海宇无纤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秋夜长

秋夜长,秋夜长,风高月落飞清霜。

征鸿萧萧度湘水,草木露冷蒹葭黄。

铁衣老将尚横槊,胡儿甲马争腾骧。

闺中思妇烬银烛,耿耿念远伤肺肠。

壮士悲歌扣商角,通夕无寐空凄凉。

况是愁人怨遥夜,安得日出升扶桑。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秋思

日落碧山暮,阴风生白蘋。

飞响散高梧,水石光粼粼。

海草未凋绿,胡马嘶咸秦。

萧飒两华鬓,十年吹战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