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见说闽山多蛊毒,千方百计避无由。
殇中既有催魂鬼,一命还他方始休。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颂古一百首》中的第四十七首。诗的内容主要描述了对福建闽山地区传说中存在蛊毒的恐惧和无奈逃避的情况。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当地环境描绘得阴森恐怖,提到"见说闽山多蛊毒",暗示了危险的存在。
接着,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困境,即使想尽办法也无法避免,"千方百计避无由",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无力感。最后两句"殇中既有催魂鬼,一命还他方始休",更是渲染出一种绝望的气氛,似乎在暗示只有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从这种恐怖中解脱出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神话般的叙述,揭示了人们对未知和危险的恐惧,以及在面对无法逃避的命运时的无奈与悲哀。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张力,展现了宋代理性与神秘主义交织的特色。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德山疑处问岩头,若得浑家一地愁。
父又咒儿儿咒父,冤冤相报几时休。
轻如毫末重如山,地角天涯去复还。
黄叶殒时风骨露,水边依旧石斓斑。
昨日因过竹院西,邻家稚子隔溪啼。
山寒水肃半黄落,无数归鸦卜树栖。
短裤长衫白苧巾,咿咿月下急推轮。
洛阳路上相逢著,尽是经商买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