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绝省人事触绪有感托之讽吟书云前一日缉成八章寓兴抒情非以言诗也(其八)

南山翠鬅鬙,四荔拱故宅。

采衣侍三寿,教爱如夙昔。

晓然一梦阑,无复万里隔。

了知恩爱缚,障我修行力。

亦尝勤遍参,渐欲空结习。

妄念绝攀援,自性非假借。

百千三昧门,惟此一事实。

持问诸老禅,少露真消息。

形式: 古风

翻译

南山绿意葱郁,四棵荔枝环绕旧居。
穿着彩衣侍奉三位长寿者,爱护之情如同往昔。
清晨醒来梦境消散,不再有万里之遥的阻隔。
深知恩爱束缚了我,妨碍了修行的力量。
也曾勤奋参悟各种佛法,渐渐想要消除执着。
摒弃妄想,不依赖外物,自性本真无需借助。
无数的禅定之门,唯独这个真理最为重要。
向各位老禅师请教,希望能透露一些真实的教诲。

注释

翠鬅鬙:形容树木茂盛翠绿。
荔:荔枝树。
拱:环绕。
故宅:旧居。
采衣:彩色的衣服,表示尊敬。
三寿:指长寿的人。
夙昔:过去的日子,以往。
阑:结束,消散。
万里隔:遥远的距离。
恩爱缚:情感的束缚。
修行力:修行的能力。
遍参:广泛参悟佛法。
空结习:消除执着,达到空灵境界。
妄念:不实的念头。
攀援:依赖或追求。
自性:人的本质或真我。
假借:外在的依附。
三昧门:佛教中指进入某种禅定状态的门径。
事实:真实的事理。
老禅:年长的禅师。
真消息:真实的教诲或启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山翠绿的景象,四棵荔枝树环绕着古老的居所,诗人穿着华丽的服装侍奉长辈,如同往昔的深情厚谊。然而,清晨醒来,诗人意识到梦境已消散,与远方的分别不再存在。他明白爱情曾束缚他的修行,但通过勤修禅定,逐渐消除执着,认识到妄念是修行路上的障碍。诗人强调,尽管有许多修行门径,但真正的实相只有一个。他向禅宗长老请教,希望能得到一些关于真理的启示。

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个人的修行体验和对佛法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精神解脱的追求。程公许的诗风简洁深沉,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内省与超脱主题。

收录诗词(811)

程公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绝省人事触绪有感托之讽吟书云前一日缉成八章寓兴抒情非以言诗也(其七)

坤维以文瑞,民俗本柔淑。

何代无战争,冤哉今尔酷。

戎马塞里墟,劫钞遍林谷。

平生金石交,屈指半鬼录。

从子尤可哀,别归奉水菽。

伯侄并戕殒,荼毒复荼毒。

探囊数幅书,吞声不忍读。

昆岗焮烈焰,宁辨石与玉。

叩首一炉香,请为遗黎赎。

形式: 古风

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绝省人事触绪有感托之讽吟书云前一日缉成八章寓兴抒情非以言诗也(其一)

气运有盈虚,品物迭滋耗。

人生于两间,谁能长不老。

胡为玩鲜荣,而独恨枯槁。

婉娈儿女态,爱惜容色好。

志士竞修名,览镜慨华皓。

所念固有殊,达观同一笑。

本来真妙明,何有少壮老。

兹理非言传,惟心自深造。

形式: 古风

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绝省人事触绪有感托之讽吟书云前一日缉成八章寓兴抒情非以言诗也(其四)

口为祸之阱,异者同之仇。

谁能噤不语,兀兀如羁囚。

我岂好违俗,心未忘好修。

本不慕华显,宁有忮与求。

逍遥鹏鴳同,贫贱非所羞。

风涛涨平陆,驾予一虚舟。

未如泯机智,鸥鸟与之游。

吾今已得师,稽首漆园周。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绝省人事触绪有感托之讽吟书云前一日缉成八章寓兴抒情非以言诗也(其五)

鸟飞暮知还,蚁微亦有藏。

游子怅无托,故乡那得忘。

轒辒岁横骛,生涯日凄凉。

骨肉各窜匿,冢祠缺烝尝。

万里一缄书,临风泪千行。

垂白念汝兄,忧乐苦相望。

安得附羽翮,奋飞同一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