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明时君尚富春秋,岂比衰翁远自投。
智略未应施畎亩,上前他日望吾丘。
诗人通过这四句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自己处境的感慨。"明时君尚富春秋"一句,意味着朋友在壮年时期,还有许多美好的岁月可以期待,而"岂比衰翁远自投"则显示出诗人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奈,"衰翁"指的是自己已经年迈,头发斑白,而"远自投"可能是指诗人因为某些原因而不得不离开故土或是精神上的孤独。接下来的"智略未应施畎亩",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规划和展望的无奈感,尽管有智慧和策略,但是在现实中却无法得到施展。而最后一句"上前他日望吾丘"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或许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力感,同时也透露出对朋友和青春岁月的怀念。王安石在这里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象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自我寄托的情怀。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庵成有兴亦寻春,风暖荒莱步始匀。
若遇好花须一笑,岂妨迦叶杜多身。
万事黄粱欲熟时,世间谈笑漫追随。
鸡虫得失何须算,鹏鴳逍遥各自知。
草没苔侵弃道周,误恩三品竟何酬。
国亡今日顽无耻,似为当年不与谋。
马头乘兴尚谁先,曲巷横街一一穿。
尽道满城无国艳,不知朱户锁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