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脩安湖书院

崇冈若盘龙,兹地极高爽。

何令临是乡,政教昔攸掌。

周回廊庑成,宏深殿庭敞。

搆屋鸠良材,买田收沃壤。

训迪师有方,教育士有养。

朝夕勤弦歌,春秋严祀享。

皇恩雨露多,圣道日星朗。

迄今百年馀,隳废盈草莽。

我来重谒拜,遗像愧瞻仰。

碑碣载雄文,丝竹留馀响。

识此风化源,六经期再讲。

矢言力兴脩,述诗告吾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重脩安湖书院》描绘了书院的壮丽景象和昔日的辉煌。诗中以“崇冈若盘龙”起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书院所在之地的险峻与高洁。诗人感叹为何能在此地建立书院,暗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历史渊源。

“周回廊庑成,宏深殿庭敞”描绘了书院的规模宏大,建筑布局严谨有序。接下来,诗人赞美了书院的建设者们选用优质材料,购置良田,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

“训迪师有方,教育士有养”表达了对教师们的敬意,他们以严谨的教导培养学子。诗人强调了书院日常的教学活动以及祭祀活动的庄重,彰显了儒家文化的传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迄今百年馀,隳废盈草莽”,书院逐渐荒废,令人惋惜。诗人来到此处,重新拜谒,面对遗像感到惭愧,同时感慨碑文记载的豪言壮语和音乐余韵犹在。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恢复书院教育的愿望,希望再次弘扬六经之学,号召同道之人共同努力,重振书院的风化源头。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对教育振兴的热忱。

收录诗词(426)

唐文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谒先贤祠

兴国虽僻远,先贤昔所治。

有宋程太中,遗泽常在兹。

二子随侍宦,义方训书诗。

猗欤周元公,天挺贤哲姿。

大道晦复明,元气淳化漓。

平生悬冰鉴,一见深相知。

授受斯有托,继绝百世师。

至今过化地,濂洛留专祠。

何公任兴创,岁久日月驰。

荒废行复理,终当还旧规。

嗟我重谒拜,荐芳酒盈卮。

高山频仰止,悠悠起遐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读蛟峰文山碑

何年创书院,在昔咸淳时。

固识教化首,经营辟新基。

状元饱经术,丞相工文辞。

名联龙虎榜,身居凤凰池。

令尹亦登第,同折仙桂枝。

相知书伟绩,凿凿镌穹碑。

忠义千古在,光燄万丈垂。

奇音铿金石,美奏谐埙篪。

嗟哉去已远,遗爱民犹思。

自惭踵公后,施政甫及期。

愿言再兴脩,远大以为期。

摩挲频细读,怀古空涟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过狮子滩

朝发龙王祠,暮过狮子滩。

怪蹲石磊磊,细漱波潺潺。

形疑鬼工凿,迹类神斧剜。

我今问风俗,黎庶当抚安。

慨兹水势险,漕运良独难。

移檄召丁夫,分流杀奔湍。

架木以成梁,隘石以为关。

从兹获宁顺,扁舟轻往还。

既无覆溺患,亦无负荷艰。

民生喜粗给,公租幸早完。

催科惭政拙,沗窃居微官。

老臣肯负国,效职输寸丹。

形式: 古风

憩广法院

中洲有古刹,亭午聊小憩。

禅龛映苔痕,佛衣湿岚翠。

灯灺乏油滋,香炷无火试。

尊者十八人,现世恁游戏。

了了性自灵,如如形更异。

当年方广寺,天台奇胜地。

石桥夜月光,赤城朝霞气。

我来恣流观,怀古念兴废。

惟馀老孤衲,欲问西来意。

聋耳寂无言,野状著芒履。

归舟不可留,一篙秋水驶。

明朝回县庭,沙际迎候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