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其三)王琴

处处。绕飞絮。纱帽郎今何处去。章台折尽长条树。

樗子街头重遇。玉瓶金盏灯前注。愁煞夜乌啼曙。

形式: 词牌: 调笑令

鉴赏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调笑令·其三》描绘了一幅春日离别与重逢的画面。"处处绕飞絮",以飘飞的柳絮渲染了春天的氛围,也暗示着主人公心中的离愁别绪。"纱帽郎今何处去","纱帽郎"可能指的是身着官服或儒雅书生,诗人借此表达对昔日伴侣的怀念,不知其所踪。

"章台折尽长条树",章台是古代长安的街名,此处借指繁华之地,长条树即柳树,暗示折柳送别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樗子街头重遇","樗子"可能是对某人的昵称,他们在街头意外重逢,带来一丝惊喜。

"玉瓶金盏灯前注",描绘了两人在灯火阑珊处相会的情景,金盏美酒,寓意着重逢的喜悦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然而,"愁煞夜乌啼曙",乌鸦的啼叫预示着黎明的到来,也暗示了即将面临的分别,使得这短暂的欢聚笼罩在淡淡的忧愁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离别、重逢与愁绪交织的情感世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一)沈康臣生日,席上作

五月海榴红照眼,美人初佩丹砂。

金堂绮席启朝霞。暑衣裁葛叶,冰碗浸菖花。

赋就子虚将入奏,汉庭狗监先誇。

秋风锦石动星槎。但悬金似斗,那羡枣如瓜。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沈康臣生日,席上作

细结五丝仙胜缕,屏间艾虎交悬。

愿郎如虎复如仙。山公曾典薄,四十正当年。

男子生难跨万乘,也应日数官钱。

他时花拂锦连乾。欲看三岛雪,更泛五湖船。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三)送董琴庵司马之任汾州

红旆远迎汾上路,楼船还赋秋风。

儿童骑就竹龙葱。塞烟含柳碧,关雨坠枫红。

汉相江都三策贵,勿需司马军容。

琴台撤幕敞芙蓉。高山千万叠,流水两三重。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四)赠任石友初度

记得蜀葵花发后,一樽长对花前。

鸣鸠初拂杖乡年。紫?开碧筱,丹灶有青莲。

十亩绮园还自赋,彦升当日诗篇。

玉钩金犗钓鱼船。枕来沧海外,漱向赤城边。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