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红旆远迎汾上路,楼船还赋秋风。
儿童骑就竹龙葱。塞烟含柳碧,关雨坠枫红。
汉相江都三策贵,勿需司马军容。
琴台撤幕敞芙蓉。高山千万叠,流水两三重。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临江仙·其三》描绘了送别友人董琴庵司马赴任汾州的情景。首句“红旆远迎汾上路”,以红色旗帜象征热烈的欢迎,展现了当地官员对司马的尊崇与期待。次句“楼船还赋秋风”则寓言友人如同楼船般承载秋风,寓意旅程的壮丽和季节的转换。
“儿童骑就竹龙葱”描绘了孩子们活泼的场景,他们制作竹龙游戏,增添了离别的欢乐气氛。接下来两句“塞烟含柳碧,关雨坠枫红”,通过边塞的景色——含翠的柳色和飘落的红枫,渲染出浓厚的边地风情,也寄寓着对司马任职之地的祝愿。
“汉相江都三策贵,勿需司马军容”借汉代名相的智谋来赞美司马的才智,暗示他无需依赖武力就能胜任官职。最后,“琴台撤幕敞芙蓉”以琴台的开放象征友人的才华将得以施展,而“高山千万叠,流水两三重”则以山水意象表达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寓意友谊如高山流水般深远持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送别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既表达了对司马的赞美和祝福,也寄托了对友人仕途的期许。
不详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记得蜀葵花发后,一樽长对花前。
鸣鸠初拂杖乡年。紫?开碧筱,丹灶有青莲。
十亩绮园还自赋,彦升当日诗篇。
玉钩金犗钓鱼船。枕来沧海外,漱向赤城边。
蜡子樱儿飞绿鹊。午睡裁醒,倚遍雕红药。
青映远山回雨脚。残虹几晕胭脂削。
满院繁华看渐落。日暮风生,片片吹来薄。
粘得断丝丝又弱。重重绊住秋千索。
日暖秾桃红照水。粉蝶飞来,水上衔香蕊。
映水双双低复起。影儿也在花窝里。
隋苑覆依依。行人迷又迷。风前空惜好腰肢。
待得长条堪作线,蚕箔下,又缫丝。折尽渭亭枝。
年年送别离。满栏空自扑人衣。
待得飞花堪作絮,交领下,暖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