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游仙咏

崔嵬倚天苍翠匀,罗列百里清无尘。

气象不与凡山钧,举目已讶非前闻。

悠悠官道行溪滨,不陟峻险仙源分。

穿松度竹微荆榛,古观壮丽依嶙峋。

道人鹤氅乌纱巾,引我举棹来长津。

横滩激浪花如银,舟子敏捷妙入神。

萦纡逆溯山之根,两壁万仞干青云。

如庵如室如仓囷,奇踪怪状何纷纷。

仰观持久头酸辛,开蓬偃卧望始真。

遗机断脱垆不熏,漆棺不朽藏何身。

鸡窠乱草宛若新,舟航六七排鱼鳞。

半入崖厂谁施陈,辄疑构置因昔人。

留此诡异矜常伦,却看危峭无攀扪。

下插万丈深潭沦,虽有智力何由伸。

此莫谩诘徒自勤,手披旧记烦咨询。

逖想会仙奚所存,两峰最大势最尊。

当时曾集三千宾,幔亭铺设紫云茵。

酒味醇洁肴羞珍,凤儿荷香艺绝群。

宾云奏彻更几春,饮散祇以夸曾孙。

神仙渺茫难重论,此会此语相传云。

俨然遗迹尚不泯,严祠唯奉武夷君。

潜有惠泽均斯民,我游自午至夕醺。

目力所能才逡巡,长言记录濡毫频。

师仙术异非所欣,但怅胜概无缘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武夷山的游历体验,通过对山景、古观、道人、舟行等生动描绘,展现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崔嵬倚天苍翠匀”、“横滩激浪花如银”,形象地勾勒出山峦的雄伟和水流的动态美。同时,通过“道人鹤氅乌纱巾”、“遗机断脱垆不熏”等细节,展现了道家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

诗人在游览过程中,不仅欣赏了自然风光,还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痕迹,如“古观壮丽依嶙峋”、“留此诡异矜常伦”。通过“俨然遗迹尚不泯”、“严祠唯奉武夷君”,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自然景观之间深厚联系的感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武夷山胜景的向往之情,“但怅胜概无缘邻”,流露出一种遗憾与向往交织的情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武夷山的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行役一首

浮梁跨寒溪,出郭十馀里。

暝投僧舍宿,月影清如水。

剪烛吏人退,孤坐俄隐几。

逡巡念岁月,彫疏惊鬓齿。

少学虽自勇,壮行何不伟。

胡为浪奔走,岂足称使指。

许国徒有心,归田尚无拟。

徘徊仕路间,老大良可耻。

气弱不耐饮,诗多常累纸。

一吟聊破闷,再咏渐辏理。

以及百千言,往往不能已。

且以养情性,固非争绮靡。

此乐非丝竹,美听不在耳。

纡郁得以纾,易直油然起。

所以驱驰中,冥搜未尝弛。

今宵幸夷旷,似匪尘纷迩。

悠悠万感集,销烁欲何以。

遂为行役篇,篇成姑自喜。

挥毫复吟讽,若与嘉宾比。

疏泉以养泉,所益不在彼。

蛟蚓间相杂,要之适吾己。

傥或不吾知,奚恤讥狂斐。

形式: 古风

别李世美

御茶贡了文书阒,静一堂深生昼寂。

木兰花谢叶成阴,霁日辉辉荡轻碧。

主人为我开芳筵,滟滟金樽泛春色。

举杯相属念我行,赠以长篇重圭璧。

联官共职诚意钧,踰岁光阴驹过隙。

自惭老钝于事疏,每幸高才见禆益。

招携地宝溢课输,立遣讼筒平郁抑。

隔州移粟赈疲氓,指日驱兵斩狂贼。

走章驰檄公事外,间有赓酬副清适。

搜罗绝景穷造化,铺写幽情露胸臆。

今朝饮别接殷勤,判袂分岐在朝夕。

萍蓬邂逅难期度,鱼雁附托宜频的。

愿聆三节促归轩,聊慰驰情想风格。

形式: 古风

和礼部苏尚书稚栝

渊明植五柳,万古清风传。

子猷种修竹,幽况亦飘然。

峥嵘韩退之,甘受庭楸牵。

由来高爽姿,气欲凌云烟。

嗜好脱凡近,孰能窥后先。

岳岳尚书公,声华天下贤。

仪曹经昼閒,春日方暄妍。

不思葩蘤妖,惟喜操节坚。

呼工斩恶木,买松种堂前。

培溉劳朝夕,霜雪期千年。

北垣有馀地,虚锸徒自怜。

名卿送珍材,类至诚所缘。

稚栝仅踰尺,标致怀参天。

拱把念所养,扶持必周旋。

孤根旧土随,不使知其迁。

逡巡十旬浃,生意何鲜鲜。

栋梁他日功,顾遇此辰偏。

清诗为题品,光芒耀星躔。

栝荣诗不朽,流芳共绵延。

后来戒剪伐,当继甘棠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和孔彦常侍郎癸酉冬雪

淳深等彭泽,瑰怪轻玉川。

读公冬雪吟,爽气何飘然。

斋祠宿华省,对此同云天。

坐看积琼瑶,光辉想蓝田。

泥滓歘藏垢,朽枯顿增妍。

纷纷布寒空,往往迷飞仙。

狐裘杀馀温,薰炉凝微烟。

清冷彻心骨,复谁嘲昼眠。

雄词笔下驱,若放春水船。

庆丰仍记岁,讽咏期他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