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礼部苏尚书稚栝

渊明植五柳,万古清风传。

子猷种修竹,幽况亦飘然。

峥嵘韩退之,甘受庭楸牵。

由来高爽姿,气欲凌云烟。

嗜好脱凡近,孰能窥后先。

岳岳尚书公,声华天下贤。

仪曹经昼閒,春日方暄妍。

不思葩蘤妖,惟喜操节坚。

呼工斩恶木,买松种堂前。

培溉劳朝夕,霜雪期千年。

北垣有馀地,虚锸徒自怜。

名卿送珍材,类至诚所缘。

稚栝仅踰尺,标致怀参天。

拱把念所养,扶持必周旋。

孤根旧土随,不使知其迁。

逡巡十旬浃,生意何鲜鲜。

栋梁他日功,顾遇此辰偏。

清诗为题品,光芒耀星躔。

栝荣诗不朽,流芳共绵延。

后来戒剪伐,当继甘棠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和礼部苏尚书稚栝》,通过描绘苏尚书种植小松树的过程与心境,展现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赞美。

诗中首先提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植五柳的故事,象征着高洁的品质流传万古。接着,引用王徽之(子猷)种竹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高雅的环境与心境。然后,以韩愈为例,说明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坚守正直,气度超凡。

诗的主体部分则聚焦于苏尚书亲自种植小松树的经历。他选择在闲适的春日里,不追求花木的妖艳,而更看重松树的坚韧操守。为了这棵小松,他不惜花费时间与精力进行培育,期待它能在霜雪中屹立千年。诗中还提到,苏尚书特意留出空间,精心照料小松,甚至在十旬之后,松树展现出勃勃生机,预示着将来能成为栋梁之材。

最后,诗人以“清诗为题品,光芒耀星躔”结尾,表达了对苏尚书高尚品格的敬仰,并希望他的美德能像松树一样,长久流传。同时,也提醒后来者要珍惜并传承这种美德,如同歌颂甘棠一般。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苏尚书个人品格的高度赞扬。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和孔彦常侍郎癸酉冬雪

淳深等彭泽,瑰怪轻玉川。

读公冬雪吟,爽气何飘然。

斋祠宿华省,对此同云天。

坐看积琼瑶,光辉想蓝田。

泥滓歘藏垢,朽枯顿增妍。

纷纷布寒空,往往迷飞仙。

狐裘杀馀温,薰炉凝微烟。

清冷彻心骨,复谁嘲昼眠。

雄词笔下驱,若放春水船。

庆丰仍记岁,讽咏期他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留题忠州丰都景德观

丰都县北岷江侧,古观峥嵘耀金碧。

层峦秀拔异群山,乔木侵云竞千尺。

二仙去久丹灶冷,空载遗文在碑刻。

俗士纷纷徒叹嗟,曾有何人继真迹。

形式: 古风

岑公洞

耽耽石洞天开镌,岑公之隐来何年。

一朝仙去名晦然,商人受香忘所传。

舟抑不进方省愆,奉香入洞舟乃前。

灵踪自此人拳拳,至今乾溢皆致虔。

恍忽应祷殊无偏,我来敬谒岁欲迁。

舣泊沙碛登舁肩,蹴踏锦石行江壖。

洞门屣步侵云烟,瞻望塑像钦华颠。

挺之作记誇唐贤,勒珉虽昏辞尚全。

却恨戾止非炎天,不见百尺悬飞泉。

唯有岩窦声涓涓,顷之自可遗尘缘。

况乃投隙图留连,嗟予远宦方拘挛。

搜奇寻胜姑勉旃,此日得此澄心渊。

安能摆脱追神仙,临崖浪笔书长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追咏西园海棠

西园正月月欲残,海棠一株花正繁。

滂葩滟滟斗朝日,露洗蜀锦红光寒。

回环桃李竞无色,卓尔独秀当朱栏。

两春行役不及见,今日偶幸官身閒。

拟开金樽恣欢赏,酬酢宿恨开衰颜。

无何职事忽牵制,遽戒舟楫乘波澜。

却嗟逐物犹带芥,未免回首兴长叹。

悠悠清夜入寤寐,往往蝶梦曾飞还。

归来绿叶空满枝,正与老态相追攀。

须知乐事少如欲,谁谓天意于人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