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几日烟郊绿满堤,出城东去又城西。
玉骢知路无劳策,石蹬缘云不用梯。
老衲下堂迎客惯,浮图挂影插天低。
一壶一榼行游熟,吟到归鸦上树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洪山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几日烟郊绿满堤”,以绿意盎然的郊野开篇,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中。接着,“出城东去又城西”则展现了诗人游踪的自由与随意,不拘泥于固定路线,随心所欲地探索着未知的风景。
“玉骢知路无劳策,石蹬缘云不用梯”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马匹比作通晓道路的“玉骢”,形象地表现了马儿在崎岖山路间自如行走的情景;而“石蹬缘云不用梯”则进一步渲染了登山的轻松与自然,仿佛石阶本身就与云雾相连,无需借助人工梯子即可攀登。
“老衲下堂迎客惯,浮图挂影插天低”描绘了寺庙僧人的待客之道,以及古塔的雄伟壮观,既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包容与庄严,也展现了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生。
最后,“一壶一榼行游熟,吟到归鸦上树栖”以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酒壶和酒榼,以及归巢的乌鸦为结,营造了一种闲适自在、与自然共融的生活情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诗意的追求,是一幅生动的游历画卷。
不详
明景泰初,荐授景陵训导、历岳阳王府教授,楚王府伴读
道胜无喧寂,心远境自超。
况闻松风清,如奏咸与韶。
泉声和松韵,山色增松标。
云来弄松影,月出娇松梢。
应接不能暇,此景谁来描。
我本渊明徒,未肯轻折腰。
半截滁阳牧,脱屐辞清朝。
愿为山泽臞,避地依僧寮。
鸿磬乐衎衎,蠖屈亦嚣嚣。
嚣嚣非远俗,在俗心逍遥。
尘襟日以浣,静理日以饶。
岁寒以君盟,因之访松乔。
谁为后来者,相与溷山樵。
秋树碧千寻,凉蝉叶叶吟。
山中少同调,流韵入鸣琴。
凤拔龙蟠羡此翁,清飙会识父书中。
自惭不及门前柳,得侍先生列下风。
年来无梦到长安,肯羡吴侬作热官。
寂寂草堂深闭后,一编哀草注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