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叶光辅所作的《东林废院诗追和忠宪公韵(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当前境遇的感慨。
首句“年来无梦到长安”,诗人以“长安”象征心中的理想之地或曾经辉煌的过往,暗示自己已远离了那段时光,不再有回到过去的梦境。这句流露出一种失落与遗憾的情绪。
次句“肯羡吴侬作热官”,“吴侬”指江南地区的人,“热官”则可能是指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热衷于官场的人。诗人在这里表达出对追逐权力与地位的不屑,表明自己不羡慕那些在官场上热衷于权势的人,体现了他淡泊名利的态度。
第三句“寂寂草堂深闭后”,“草堂”常用来形容隐居之处,这里可能是诗人自己的居所。通过“寂寂”二字,描绘出环境的清静与内心的孤独,暗示诗人选择了一种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
最后一句“一编哀草注初完”,“哀草”可能指的是诗人正在完成的一部关于哀伤之草的著作,或者是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反思。这里的“注”字,可以理解为注释、解释之意,意味着诗人通过对哀草的记录与解读,完成了对某种情感或经历的整理与思考。整句话传达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以及对自身情感的深刻剖析。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当前境遇的感慨,以及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