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岩

尘土污人绝可怜,宝坊聊共炷炉烟。

高怀已属三峰上,旧事重寻千载前。

暖吹静翻花漠漠,晚云深护竹娟娟。

祇应难见惟神物,留取新诗结旧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尘土污人实在可怜,暂且在宝坊中燃香烟缭绕。
高尚的情怀已升腾在那三座山峰之上,旧时的故事追溯到千年的以前。
和煦的微风吹过,让花丛静谧翻动,傍晚的云层深情地守护着修长的竹林。
恐怕只有神灵才能常常见到,那就让我用新的诗句来维系这旧有的缘分吧。

注释

尘土:形容环境的污浊。
宝坊:指寺庙或珍贵的地方。
高怀:高尚的情怀,指精神追求。
三峰:可能指名山或者象征性的三座高峰。
暖吹:温暖的微风。
花漠漠:形容花丛繁密的样子。
晚云:傍晚的云层。
竹娟娟:形容竹子修长、秀美。
祇应:只应,只可能。
神物:神圣的事物,这里可能指神灵。
新诗:新的诗歌创作。
旧缘:旧有的情谊或缘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壁的作品,名为《中岩》。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

"尘土污人绝可怜,宝坊聊共炷炉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看破与超脱之情。尘土代表着凡尘的琐碎与污秽,而“宝坊”则象征着高洁与神圣。诗人通过对比,传达出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高怀已属三峰上,旧事重寻千载前。" 这里,“高怀”指的是诗人的高远志向,而“三峰”则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地方。诗人表达了自己追求古人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

"暖吹静翻花漠漠,晚云深护竹娟娟。"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暖吹”与“晚云”,都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深远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祇应难见惟神物,留取新诗结旧缘。" 这两句则显露出诗人的哲思与文学追求。他认为真正的美好事物难以触及,只有通过文学作品,才能留存下对往昔记忆的情感联结。

整首诗通过对比、高远的情操、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文学创作的寄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高洁,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和对过往情缘的珍视。这样的意境与情感,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所特有的一种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123)

李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写作李璧,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 字:季章
  • 号:石林
  • 籍贯: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 生卒年:一说1159年

相关古诗词

予赋雁湖诗蒙友社诸文继声不一辄复自和四首(其四)

栏楯相望咫尺间,翻沟送水助潺潺。

王家传里乌衣巷,梦得诗中碧玉环。

好看画船来泛月,何须蜡屐去寻山。

时人不解开湖意,便道渠侬苦爱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予赋雁湖诗蒙友社诸文继声不一辄复自和四首(其三)

闲来日日理荒馀,剩引涟漪一派俱。

试把渔竿临断岸,从教画手貌成图。

啼春不到莺无友,警夜谁知雁有奴。

出处须将时运看,莫分廊庙与江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予赋雁湖诗蒙友社诸文继声不一辄复自和四首(其二)

比屋弦歌说此间,诗来清似玉潺潺。

论交有道须簪盍,经世无才敢辄环。

剡上最怜分一曲,海边空自说三山。

谁能伴我湖亭宿,夜静遥占斗柄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予赋雁湖诗蒙友社诸文继声不一辄复自和四首(其一)

少年努力在三馀,暇日那无水石俱。

自昔空传盘谷引,祇今何似辋川图。

伴人寂寞为鹇客,登俎横斜有蟹奴。

便学天随君信否,夜来春涨欲平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