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季允赴召(其二)

一倾鼎否一番新,但见新人笑故人。

元祐至今迭更化,崇宁以后几权臣。

曾趋嘉定改元诏,又贺端平第一春。

长把人才留一半,今年新是去年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一次变革是否带来新生?眼前新人欢笑,旧人已逝。
从元祐年间到如今,朝政变化频繁,崇宁之后权臣当道。
我曾参与嘉定改元的庆典,又庆祝端平年份的第一个春天。
长久以来,保留一半的人才,今年的新面孔已是去年的老面孔。

注释

一番新:一次全新的开始。
新人:新上任或新出现的人物。
故人:旧有的人或朋友。
元祐:宋哲宗年号。
迭更化:频繁的变化。
崇宁:宋徽宗年号。
权臣:掌握大权的官员。
嘉定:宋宁宗年号。
改元诏:更改年号的诏书。
端平:宋理宗年号。
第一春:新年或春季的开始。
人才:有能力的人。
留一半:保留一部分。
新是去年陈:新的就是去年的重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送李季允赴召(其二)》中的片段。诗人通过对历史变迁的回顾,表达了对故旧与新人更替的感慨。"一倾鼎否一番新"描绘了权力中枢的交替,暗示着政治局势的变动。"但见新人笑故人"则流露出对旧友离去的惋惜和对新人崛起的微妙态度。

"元祐至今迭更化,崇宁以后几权臣"两句,具体提及了元祐和崇宁两个时期的政治变革,以及权臣的频繁出现,反映出朝廷内部权力斗争的复杂性。"曾趋嘉定改元诏,又贺端平第一春"回忆了过去的改元庆典,以及对新一年的期待,但同时也隐含着人事更迭的无常。

最后两句"长把人才留一半,今年新是去年陈"揭示出人才更新的常态,即即使新人辈出,也总有旧人留下的痕迹,今年的新面孔可能就是去年的老面孔,寓意着社会新陈代谢的同时,也保留着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契机,寓言式的表达了对历史流转、人事代谢的深刻洞察,既有对故人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季允赴召(其三)

是是非非各有心,以同为爱异为憎。

誓殽秦穆旋修怨,在莒齐威卒震矜。

事急求言常易入,位高从谏最难能。

愿公一破从前陋,万里无云皎日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送李梁山之官(其二)

质行疑似钝,至论本亡奇。

一寸虚灵地,千年德政碑。

更穷山荦确,毋叹路逶迟。

官职时来作,天公自已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李梁山之官(其一)

时论苦伊优,如君莫肯留。

乖逢惟有命,爵义不同谋。

且袖长年手,来乘浅水舟。

人间初水涨,一室自天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杨子有赴叙倅用高荣州韵

俗事萦人阻四并,东郊又送屏星行。

欲安边圉元无策,善服人心只有清。

使马如羊非我爱,带牛佩犊岂其情。

非惟此意行夷狄,谗舌虽工亦绝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