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朱竹君用前韵见赠

朱俟磊落抱奇怀,相逢意气剧飞动。

视我诗笔杂一卷,商榷古今真鉴洞。

前儒琐屑被屏弃,健笔淩空出奇纵。

采玉荆山虎豹竞,织绡泉室鼋鼍共。

珍奇海岳悉骈罗,累压方艚与兼鞚。

况辱长篇持赠余,大鼎特陈吴寿梦。

坐觉古色盈座隅,深夜秉烛耽吟讽。

连年摘髭取科第,射策彤庭语惊众。

从古豪杰先辇毂,迩来冠盖竞高栋。

浆酒藿肉独鄙夷,金奏宫县羞啽哢。

首春上将西出师,蚁穴初开天宇空。

美君奏赋扬马俦,属草文成万人诵。

金闺颇未掩豪雄,长辔宁惟资纵送。

嗟余旧业本躬稼,回首寒山馀牖瓮。

欲鼠持璞真听荧,射虎临石枉命中。

平生思就季主卜,清时焉用贾谊恸。

只今潦倒愧君知,奭也雕龙具非用。

忆昔谭子刘与陈,时余初随计吏贡。

未及相如被放归,郊坰空望觚棱凤。

而今幸得比户居,晨夕相从荷倚重。

吾生关塞栖迟感,故人江汉飘零痛。

落落独为燕市饮,骎骎况对残秋恐。

君方簪笔入承明,努力拾遗供侍从。

子将散发入林深,好听砰訇泉石閧。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清代诗人姚鼐所作,题为《奉答朱竹君用前韵见赠》。诗中以朱俟磊落抱奇怀的形象开篇,描绘了两人相逢时意气风发的情景。接着,诗人通过“视我诗笔杂一卷”表达了对对方作品的欣赏,并指出其能洞察古今,见解深刻。前儒琐屑之论被摒弃,而朱俟的笔力则凌空而出,展现出非凡的创造力。

诗人进一步赞美朱俟作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如同在荆山采玉般精彩纷呈,又如在泉室织绡般细腻精致。珍奇海岳悉骈罗,形容其作品包罗万象,令人叹为观止。朱俟赠予的长篇大作,如同吴寿梦的大鼎,不仅让诗人感到古色古香的韵味,更激发了深夜里对诗歌的深深沉醉和吟咏。

诗中还提到了朱俟在科举考试中的卓越表现,以及他作为豪杰的风采。然而,诗人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像朱俟那样在文坛上大展宏图的遗憾。最后,诗人回忆起与朱俟的过往交往,表达了对朱俟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并预祝朱俟在仕途上的成功,同时也期待着自己能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成就。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文学的热爱。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王君病起有诗见和因复次韵赠之

我如惰农春未种,已失䢉祥土膏动。

室如悬磬待遗秉,大腹便便乃空洞。

由来人苦不自知,未免心侈还口纵。

君方锐敏有奇怀,远驾千古谁能共。

渥洼天马或跅弛,那遽柔心受持鞚。

高掌擘分二华岳,开胸吞纳九云梦。

何由菖歜独嗜余,不惜揄扬杂谏讽。

心亲料应尘埃稀,迹奇反致嫌猜众。

子舆一病殊跰?,惟有拥衾看屋栋。

时余独处复谁怜,乔木虚庭响寒哢。

蟋蟀俄惊旅舍秋,蛜蝛颇恻幽房空。

昨君新愈幸来过,依旧雄谈閒歌诵。

短袖百尺光熊熊,未出霜缣目先送。

千帆寒水下金陵,一雁秋声横铁瓮。

远思瞑浦落帆还,苦怨骚人薄寒中。

旧游曾对孙登啸,新诗欲作唐衢恸。

磊落君才祗自知,支离余德弥无用。

惭非大厦任帲幪,耻作小玑号游贡。

神全聊当比木鸡,德衰岂敢歌苞凤。

方今圣德足兼包,坐御共球凑居重。

南塞宣房万福来,北治匈奴一方痛。

有道未谷奚为耻,薄植乘时反足恐。

云霄未上且沈冥,幅巾步屧鸱夷从。

明朝墙角见黄花,泥酒相将一喧閧。

形式: 古风

往与长沙郭昆甫游历城西见小千佛寺菊花甚盛昨复过其处残菊无几寺僧亦亡是时昆甫殁一年矣适竹君又次前韵来勉仆为学辞意甚美中颇念及昆甫并吾乡孙汝昂余感其事因更答之

去年重九天气佳,城角黄花倚风动。

精庐偶与故人来,却眺晴云出烟洞。

竟填沟壑且无论,自比云龙吐豪纵。

今年重九故人死,浊酒盈尊强谁共。

萧萧风雨动秋城,席帽短驴时独鞚。

昼阴荒寺更无人,卧地残英杳如梦。

寒蝉哀雁共吟秋,虽有新诗向谁讽。

岂期复遇翰林知,谓我才殊千百众。

投诗见和托幽思,欲候云旗桂为栋。

居然雅乐发遗音,岂肯繁弦奏新哢。

中閒陈义亦何坚,列橹岩城谁穴空。

古圣垂教宏且远,六籍具存可说诵。

尚思时述蛾子勤,敢取謏闻禽犊送。

法言夷弃竞靡词,如退《韶》虞乐秦瓮。

辨丽徒于博弈贤,滑稽奚贵谈言中。

仆也幼志慕孔姬,礼乐崩离每长恸。

博士书券终自咍,司空城旦成何用。

孤吟讵比郢中歌,语人真若辽东贡。

未如口吃子云才,赋罢《甘泉》胸吐凤。

看君少作已绝人,草元行使桓谭重。

生世交游本寥落,况经车过感腹痛。

酒炉从此邀君醉,岐路久已深余恐。

但望植学培根柢,愿捧珠盘譬牛从。

勿搜奇险持惊人,似向穴中为鼠閧。

形式: 古风

桃核研歌为庶子叶书山先生赋

丈人石研安得之,苍然古色凝寒姿。

开匣四坐尽惊立,蹜手不敢为摩持。

黯澹凸拗水痕渍,镇几礧碨重不陂。

润气上结云丝浮,晴天怒翻墨花碎。

阴厓江潭湛深黑,大泽电光划夜晦。

幽辉岂非玉质蕴,含芒况淬笔锋利。

昔闻汉武灵台夜,献桃远致曾城驾。

馀核犹含茂陵思,不独铜人泣元霸。

或言天上陨星精,下入渊谷为玉英。

千秋漱激风波争,至今尚作涛头形。

曾为赵宋宫中秘,上有君谟作题字。

御府流传景祐藏,梦华髣髴东京事。

宣和文物《太清楼》,艮岳奇山锦石稠。

九重博古亲翰墨,焉知玩物非良谋。

北风尘冥青城路,旧物飘零竟何处。

清燕当时御至尊,丹铅此日供儒素。

橐笔朝成奇木对,属车暮奏《长杨赋》。

文章犹壮身衰老,金石无情世今故。

龙溪流水万竿竹,无数秋山点红树。

丈人雅意慕投簪,他日烟霞墨池吐。

形式: 古风

读史

古来江海人,抗怀天下事。

阅历多激情,沈冥有馀志。

贾生洛阳子,梅福抱关吏。

流涕复上书,言之岂不义。

贤者与道隆,儒林恶言肆。

愿从君子游,寡学当默识。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