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古来江海人,抗怀天下事。

阅历多激情,沈冥有馀志。

贾生洛阳子,梅福抱关吏。

流涕复上书,言之岂不义。

贤者与道隆,儒林恶言肆。

愿从君子游,寡学当默识。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鉴赏

这首诗《读史》由清代诗人姚鼐所作,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自身修养的追求。

首句“古来江海人,抗怀天下事”,开篇即以“江海人”象征那些胸怀大志、不拘一格的人物,他们虽身处江湖,却心系天下,有着超越常人的远见和抱负。接下来“阅历多激情,沈冥有馀志”两句,描绘了这些人物在经历丰富的人生后,依然保持着激情与坚定的志向,即使在深思熟虑中也未曾失去对理想的追求。

接着,“贾生洛阳子,梅福抱关吏”引用了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贾谊是汉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曾为汉文帝起草策论;梅福则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以清廉著称。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才华横溢与道德高尚并重的重要性。

“流涕复上书,言之岂不义”则描述了贾谊因直言进谏而受到贬谪,但他仍坚持自己的理想,继续上书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为正义发声的行为,即便面临困难与挫折,也体现了其高尚的品质。

“贤者与道隆,儒林恶言肆”指出贤能之人往往能够引领时代的潮流,而学术界有时会充斥着非议与批评。这反映了社会对杰出人才的复杂态度,既有对其成就的肯定,也有对其行为的质疑。

最后,“愿从君子游,寡学当默识”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为伍,即使自己学识浅薄,也应该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增长智慧。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也是对自己修养提升的一种期许。

综上所述,《读史》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探讨了个人理想、道德修养、知识积累与社会评价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自身成长的积极追求。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咏史

白日黯澹明河光,騑騑驷马驱王良。

万庑天库开天仓,北斗何为挹酒浆?

市楼炯照旗亭张,磊落钱室金为堂,西园车马趋道旁。

诏版朝裁授使者,明日司徒拜阶下。

后车鲐鲍前建旄,击钟列鼎朱门高,室中何物洒屑刀?

君不见夏王初定九州贡,茅茨已远蠙珠用。

倾宫璇室后王多,筐箧司䢉愁屡空。

一任临民责茧丝,安知长国倾梁栋!

匹缣持出别宫门,满堂金玉还饥冻。

方知《洛诰》享多仪,发粟当年有馀痛。

形式: 古风

临清雨夜

昔挂轻帆济江泽,载酒同舟尽佳客。

两岸秋声枫树青,半夜月明江水白。

飘零朋旧感平生,摇落关河复今夕。

漳水东流汶水清,寒雨孤篷百忧积。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漫咏三首(其一)

周道既已敝,儒术犹未沦。

暴君方代作,孟子戒思申。

得国容有之,天下必以仁。

秦法本商鞅,日以虏使民。

竟能一四海,《诗书》厝为薪。

发难以刬除,藉始项与陈。

刀笔吏相汉,法令惟所遵。

王霸杂用之,叔孙为圣人。

盛衰益隆污,治道何由醇。

焉知百世后,不有甚于秦。

天道且日变,民生弥苦辛。

所以佛法来,贤知皆委身。

超然思世外,闻见同泯泯。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漫咏三首(其二)

立人通天地,斯足为大儒。

多闻阙其疑,慎言而非迂。

两汉承学者,章句一何拘。

硁硁诚小哉,贤彼不学徒。

柰何魏晋閒,放弃以恣踰。

腼然无汗颜,诞说作伪书。

子邕及士安,同敝无贤愚。

渊弥虽未来,人心丧已夫。

不学殖将落,周乱不斯须。

所以禁言伪,宜为治君诛。

述兹诫当来,慎以防厥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