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室长庆州宁觐

我爱孟坚文学饱,持笔去作将军客。

铺张大汉征北功,手携直上燕然刻。

千载事挂单于眼,至今犹若擒白黑。

几年羌夷疮一方,窟穴未扫壮士瘠。

我生南方长诗书,爱国区区肺如炙。

欲于塞外勒姓名,往往夜梦贺兰石。

一来长安事刀笔,驽骀不展刍粟力。

峨峨李公邦之梓,声载百郡理霹雳。

今年权佩庆州印,上马威至吞秋色。

羌夷奔走若奴婢,剺面童子嗔可掴。

白头庆民能记数,前时太守有阴德。

试求园中手栽树,边人应作甘棠惜。

老幼事公如父兄,妥帖不敢相干极。

子来别我省塞上,霜风渐著边树赤。

尘埃恨绊不得往,安得钻肩生羽翼。

子今才华笔端富,山川去入风雅国。

黄云白草牛羊肥,区落鸡犬晴历历。

将诗写作聚米图,归来为我一指画。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深深热爱孟坚的文学,手持笔墨去成为将军的客人。
描绘大汉北伐的辉煌,亲手刻下胜利的燕然山碑。
千年往事在单于眼中重现,仿佛仍在擒获敌酋的那一刻。
多年羌夷侵扰,边疆疮痍未平,勇士们疲惫不堪。
我生长在南方,浸润在诗书之中,爱国之心炽热如火。
渴望在塞外留下姓名,常常在梦中在贺兰山刻字留念。
初到长安,却只能从事文书工作,无法施展军事才能。
李公威震四方,如同国家的栋梁,雷霆般的决策影响百郡。
今年他暂掌庆州印信,骑马出行,威严震慑秋色。
羌夷畏惧,如奴仆般奔逃,割面示降的孩子也被呵斥。
庆州百姓记得他的恩德,连孩童也能数说。
询问园中的亲手种树,边地的人定会珍惜如甘棠。
老少尊他如父兄,对他恭敬有加,不敢有所冒犯。
你即将离开,我在这塞上送别,寒风吹红了边树。
遗憾不能随你而去,何时能生出翅膀飞翔。
你的才情丰富如笔端的墨水,山水都将融入你的诗篇。
黄云、白草、肥美的牛羊,村庄清晰可见。
你的诗作如聚米成画,归来后为我细细描绘这一切。

注释

孟坚:班固的字,东汉著名史学家。
将军客:比喻文人以军功自许。
燕然刻:指《封燕然山铭》,班超北伐后刻石记功之事。
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
阴德:暗中做的好事,指官员的仁政。
甘棠:古代赞美地方官的典故,比喻官员受到人民爱戴。
聚米图:古代将领用米粒堆成地形图,以辅助作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庶所作的《送李室长庆州宁觐》,表达了对友人李室长出使庆州的赞赏与期待。诗中首先赞扬了李室长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像孟坚一样文武双全,有志于边疆建功立业。诗人想象李室长在边塞刻下战功,如同燕然勒石,显示出他的豪情壮志。

接着,诗人感叹边疆战事的艰难,羌夷尚未完全平定,壮士们为此付出巨大牺牲。而李室长作为南方文人,却有着炽热的爱国之心,渴望在塞外留下自己的名字。他在长安从事文书工作时,虽未能亲自上阵,但其影响力如同李邦之梓,声名远播。

诗中提到李室长即将赴任庆州,百姓对其充满敬仰,连小孩都对他有所畏惧。诗人祝愿他在庆州能取得显著政绩,如同前朝太守般有恩于民。他还希望李室长能关注园中的树木,象征着他对当地百姓的关怀。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因不能亲往送行而感到无奈,希望有朝一日能与李室长共绘边塞风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美了友人的才情,也寄寓了对边疆治理的期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收录诗词(168)

黄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 字:亚父
  • 籍贯:宋洪州分宁

相关古诗词

送杨侍读自长安之蜀

西征七年四方病,关中所向尤疮痍。

欲令福星及憔悴,千里特辍廊庙姿。

公如手持天子德,家至户到人人施。

秦俗斗暴号难理,列郡京兆犹鼎糜。

公来宽假讼诉少,杻械颠倒生菌芝。

神疑公惠入人浅,六月岩谷囚雨师。

雩坛滴酒土未乾,霶霈已洗旌旗归。

老农笑呼刺史雨,菽粟茂好公所携。

几年军须俗枯槁,老幼不足蒿与藜。

薄田今亦夏秋稔,窦窖饱满鸡猪肥。

公之去思甚明白,众口已写德政辞。

镌镵不要路傍石,人心自是长安碑。

今年夷马饮泸水,苴土新佩黄金龟。

相如才高去谕蜀,弩矢故事重光辉。

雍人欲把寇恂借,益部已叹廉公迟。

傅岩今属九折外,帝梦即往西南涯。

形式: 古风

送苏田司理

秦人勇斗暴,狱讼号难理。

锱铢较罪法,阙责莫可避。

苏生决曹掾,以明缚奸吏。

我见狱户囚,出入有平气。

章章三年课,已在山公启。

六月暑湿衣,出汗若炊燹。

俸微迫朝夕,冲热事行李。

一身不能赒,送子肠腑沸。

形式: 古风

送郭评事节判磨勘

尘埃衣襟改颜色,独洗青衫三十年。

足迹不入奔走途,来往铨户鞋履穿。

一时同上青云人,往往裨补造化权。

朝梳满手见白发,叹息不置齿牙间。

只言归田有几亩,种秫欲酿山中泉。

腰边即见佩铜墨,我喜百里疮痍痊。

形式: 古风

送黄景微西游

先生古肝脾,久恨不得识。

唯闻公卿家,要作门下客。

千载卞和泪,争磨荐书墨。

姓名落四海,履杂车马迹。

尘埃十年衣,几度改颜色。

纷纷九衢中,拭眼见圭璧。

敝褐埋众人,胸肺无丈尺。

从来饥渴心,既见转不释。

斗酒听语论,今古吐白黑。

秋入汴柳枝,买马欲西适。

虏方豺狼骄,似汉子弟国。

予知弱诸侯,必得主父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