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闻桂花怀西湖

天阔玉屏空。轻阴弄、淡墨画秋容。

正凉挂半蟾,酒醒窗下,露催新雁,人在山中。

又一片,好秋花占了,香换却西风。

箫女夜归,帐栖青凤,镜娥妆冷,钗坠金虫。

西湖花深窈,闲庭砌、曾占席地歌钟。

载取断云归去,几处房栊。

恨小帘灯暗,粟肌消瘦,薰炉烟减,珠袖玲珑。

三十六宫清梦,还与谁同。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翻译

天空如巨大的玉屏般开阔,淡淡的阴霾像淡墨画出秋天的景色。
半轮明月挂在清凉的夜空,酒醒后发现窗户下露水催促着新来的雁群,我身处山中。
又到了一片秋花盛开的时节,香气代替了西风。
夜晚,箫声中的女子归来,睡在青色的凤帐中,镜子上的妆容冷清,钗子上挂着金虫。
西湖深处花影摇曳,闲庭中曾有歌声和钟声响起。
我想带走这片断云,回到那几处房屋。
遗憾的是,小帘后的灯光昏暗,我身形消瘦,熏香炉烟减少,衣袖上的珍珠显得更加玲珑。
在那三十六宫的清梦中,还有谁能与我共享呢?

注释

玉屏:形容天空清澈如玉的屏障。
轻阴:轻微的阴云。
淡墨:淡雅的墨色。
半蟾:半轮月亮。
酒醒:从醉酒中醒来。
西风:秋季的风。
帐栖:睡在帐中。
金虫:金色的昆虫,可能指金钗上的装饰。
花深窈:花丛深深,幽静深远。
房栊:房屋的窗户。
恨:遗憾。
薰炉:熏香炉。
珠袖:饰有珍珠的手袖。
清梦:清寂的梦境。

鉴赏

这首词以"风流子"为词牌,表达了作者翁元龙在闻到桂花香气时,对西湖旧游的深深怀念。开篇描绘了一幅秋日天空开阔、玉屏如画的景象,轻阴之下,淡淡的墨色勾勒出秋天的轮廓。接着,词人通过半轮明月、新雁南飞和山中秋意,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

"又一片,好秋花占了,香换却西风",写出了桂花的盛开,香气浓郁,取代了秋风的萧瑟。接下来,词人借箫女夜归、帐中栖息的凤凰和妆镜中的冷艳,展现了西湖昔日繁华的夜宴情景。

"西湖花深窈,闲庭砌、曾占席地歌钟",回忆起西湖花丛深处的热闹与欢歌,以及曾经的宴饮之乐。然而,如今只剩下了寂静,"载取断云归去,几处房栊",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落寞。

"恨小帘灯暗,粟肌消瘦,薰炉烟减,珠袖玲珑",通过描绘室内环境的变化,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消沉。最后,词人感叹西湖美景虽在,但已无人共享这三十六宫的清梦,流露出深深的孤寂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细腻,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和回忆,寄托了作者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当下孤寂的感慨,具有浓厚的怀旧色彩。

收录诗词(21)

翁元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嘉熙初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可考。他是大词家吴文英之兄,亦工词,杜成之评为“如絮浮水,如荷湿露,萦旋流转,似沾非着”。所作今存花草粹编中者一首,绝妙好词中者五首

  • 字:时可
  • 号:处静
  • 籍贯:句章(一作四明)

相关古诗词

江城子

一年箫鼓又疏钟。爱东风。恨东风。

吹落灯花,移在杏梢红。

玉靥翠钿无半点,空湿透,绣罗弓。

燕魂莺梦渐惺松。月帘栊。影迷濛。

催趁年华,都在艳歌中。

明日柳边春意思,便不与,夜来同。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西江月

山色低衔小苑,春云暗宿空庭。秋千无月冷双绳。

闲却画栏人静。一夜海棠如梦,半窗银烛多情。

好花留不到清明。日日阴晴无定。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立春

画阁换黏春帖,宝筝抛学银钩。东风轻滑玉钗流。

织就燕纹莺绣。隔帐灯花微笑,倚窗云叶低收。

双鸳刺罢底尖头。剔雪闲寻豆蔻。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齐天乐.游胡园书感

曲廊连苑吹笙道,重来暗尘都满。

种石生云,移花带月,犹欠藏春庭院。年华过眼。

便梅谢兰销,舞沈歌断。

露井寒蛩,为谁清夜诉幽怨。

人生乐事最少,有时得意处,光阴偏短。

树色凝红,山眉弄碧,不与朱颜相恋。临风念远。

叹蝶梦难追,鹭盟重换。一片斜阳,送人归骑晚。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