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刘秉坤的《雨》描绘了久雨不晴的乡村景象。首句“十日愁霖不出村”,写出连日阴雨使得村庄被笼罩在愁云之中,人们难以出门。次句“溪烟山雾昼长昏”进一步渲染了阴暗潮湿的环境,白昼仿佛变得漫长而昏暗。
第三句“木绵积雨多辞树”,写出了树木因连日降雨而含水量大,叶子纷纷落下,如同告别枝头。第四句“水气如云欲到门”,形象地描绘了雨势之大,水汽弥漫,仿佛云雾直逼屋门。
第五句“无复故人话朝夕”,表达了诗人因雨天无法与旧友常常见面交谈的孤独感。第六句“偶从田父牧鸡豚”,则转向田野间,农夫们照常放牧,生活并未完全停滞。
最后两句“舍南剩有群鸥至,极目荒塍满稻孙”,以鸥鸟飞来和满目的荒芜田地,以及稻田中新生的稻苗,展现出虽然环境困顿,但生机仍在的乡村画面。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天乡村的宁静与寂寥,以及生活的坚韧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