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秣陵三月路如何,料峭东风卷白波。
早趁寒潮别君去,过江烟柳雨丝多。
这首清代诗人黎兆熙的《金陵别方仲坚》描绘了三月时节金陵(即秣陵)的离别场景。首句“秣陵三月路如何”,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即将踏上旅途的担忧和对道路状况的好奇。"料峭东风卷白波",通过“料峭”一词描绘出春风微寒,江面波涛被风吹起的景象,为离别增添了凄凉的气氛。
后两句“早趁寒潮别君去,过江烟柳雨丝多”,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希望尽早启程的心愿,暗示着离别时的匆忙与不舍。同时,“过江烟柳雨丝多”则以江南特有的景致——烟雨笼罩下的柳树,增添了离别的湿润与迷茫,寓言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心中那份缠绵悱恻的思念。
整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含蓄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离愁别绪,以及对未来的深深挂念。
不详
三年膏雨颂声驰,敬展先臣述德诗。
故里尚留何武爱,前徽兼触阮咸思。
渊源累世龙门远,清白相传燕翼贻。
东鲁好修循吏传,绍承阀阅佐明时。
行尽沅湘路,征骖又汨罗。
浅沙犹拥渡,流水自生波。
古戍明枫橘,余香歇芰荷。
中流渔父过,不敢扣舷歌。
拂天花雨停金樽,轮台万里风云昏。
故人佩剑将西征,青丝络马咸阳津。
咸阳杨柳玉关雪,美人如花马如血。
毡庐弦管回春风,废碛骷髅照寒月。
吁嗟穷臣出塞古所悲,辞隔天日来荒陲。
不遑将母瘁王事,侧身掩涕今何时。
中原年来疲挞伐,野番窥边时窃发。
战士饥搜黑水鱼,将军勇堕天山鹘。
愿君袖石奠昆仑,他年待君神武门。
王屋风烟卷客旌,覃怀古道接漳衡。
雨余万木绿成海,战后新苔红上城。
四国金汤推健垒,连村刀剑误春耕。
眼前击楫波如砥,南下河流慨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