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开篇“月落乌啼霜满天”设置了一个深夜的氛围,月亮已经下山,乌鸦归巢时发出的叫声与漫天的寒霜共同营造出一种萧索、寂静的感觉。紧接着,“江枫渔父对愁眠”则描写了诗人在夜晚与渔父(打鱼的人)相对而坐,心中充满忧愁,无法入睡。
诗的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则转向空间环境的描述。姑苏即今江苏省苏州市,寒山寺位于该市外,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在这里,夜深人静时分,只有寺庙中午夜十二点敲响的钟声传遍四野,这声音也飘荡到停泊在江上的客船之上。这种环境设定不仅强化了夜的宁静,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独处时的心境与情感。
不详
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綵楼歌馆正融融,一骑星飞锦帐空。
老尽名花春不管,年年啼鸟怨东风。
吴乡岁贡足嘉宾,后进之中见此人。
别业更临洙泗上,拟将书卷对残春。
六国平来四海家,相君当代擅才华。
谁知颂德山头石,却与他人戒后车。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