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名为《听在犙禅师讲法华经兼较金刚经异同》。诗中以“火宅莲华露特寒”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禅修环境的清冷与专注,暗示了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比来禅味憺忘餐”,进一步强调了禅修者沉浸在禅定之中的状态,以至于忘记了日常的饮食,体现了修行的深入与忘我。接下来,“净名复有称摩诘,凿齿非徒对道安”,通过引用历史上的禅宗大师,如净名、摩诘(即王维)、凿齿(即释道安)等,表达了对禅学传统的尊重和对前辈智慧的敬仰。
“物论已齐庄马喻,经文重把鲁鱼看”,这两句则是在探讨佛法的普遍性和经典解读的准确性,将世间万物与佛教教义进行类比,同时强调了对经典文本细致入微的理解和辨析的重要性。
最后,“他年傥授菩提记,妙法悬知得者难”,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佛法深奥、难以领悟的感慨。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佛法精妙之处的赞叹和对修行者精神境界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禅修场景的描绘、对历史禅宗大师的引用、对佛法普遍性和经典解读的探讨,以及对未来修行境界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厚情感和对佛法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