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伯过洲上

三径蓬蒿长,谁寻仲蔚门。

箪瓢忘晏设,文史入宵言。

散帙或焚蒳,钓鱼时放䑳。

问津人罕到,不必记桃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首句“三径蓬蒿长,谁寻仲蔚门”以东汉隐士季凌(字仲蔚)的典故开篇,暗示了主人公与世隔绝、不问世事的生活状态。蓬蒿长满三径,象征着环境的荒凉与隐居的孤独,同时也暗含着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接着,“箪瓢忘晏设,文史入宵言”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方式。他以简陋的饮食为满足,不拘于日常的礼节,而是沉浸在书籍和历史之中,夜以继日地探讨学问。这不仅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也反映了他超脱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

“散帙或焚蒳,钓鱼时放䑳”则描绘了隐士日常生活的另一面。他或整理书籍,或点燃香料,或垂钓于水边,这些活动既是对自然的亲近,也是心灵的寄托。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隐士在自然与书本中寻找精神慰藉的境界。

最后,“问津人罕到,不必记桃源”两句表达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孤独。很少有人来访,这既是一种外界的疏离,也是内心世界的一种自我保护。同时,诗人借用桃花源的典故,暗示了隐士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远离尘嚣,自得其乐,如同世外桃源一般,无需外界的打扰,也不必寻找,因为这种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避世的桃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书籍、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915)

欧大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郑何二子宿光孝寺颛上人房

释子期过宿,诃林访化城。

宗雷多内学,支遁是平生。

池月澹禅性,铃风答梵声。

此中堪出世,不寐听寒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寻陈士鹄郭外幽居

瀼西还此地,河上独精庐。

野路渔樵外,江郊霜露馀。

天寒一瓢酒,岁晏五车书。

愿就于陵子,灌园何所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罗浮杂咏四首(其一)蓬莱阁

夜静传真诀,飞仙暂此留。

飙轮过碧水,羽盖入丹丘。

鹤语千峰月,松吟万壑秋。

沧桑今可待,双舄几时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罗浮杂咏四首(其二)单道开石室

衣褐南来客,罗浮路不迷。

初行秦甸外,肯止邺城西。

餐石何须煮,编茅尚可栖。

千秋蝉蜕地,谢豹为谁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