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井

井中老翁误年华,白沙翠石公之家。

公来无踪去无迹,井面团团水生花。

翁今与世两何与,无事纷纷惊牧竖。

改颜易服与世同,无使世人知有翁。

形式: 古风

翻译

井中的老翁错估了岁月,他的家在白沙翠石之间。
他来时无影无踪,离去后不留痕迹,只有井水表面泛起圈圈涟漪,像开出了花朵。
老翁如今与世无争,不惹人注意,连放牧的孩子也无需惊扰。
他改变容颜,融入世俗,不让世人察觉他的存在。

注释

井中:指井里。
老翁:年迈的人。
误年华:错估了时间的流逝。
白沙翠石:形容环境清幽。
公之家:老人的居所。
无踪:没有踪迹。
去无迹:离开后没有留下任何迹象。
井面:井水表面。
团团:形容圆形或圆润的样子。
水生花:形容水面如花般图案。
与世两何与:与世无争,无关紧要。
惊牧竖:惊动放牧的孩子。
改颜易服:改变外貌和服饰。
世人:周围的人。
知有翁:知道有这个老人的存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井中的老翁,他的生活与世隔绝,仿佛忘记了岁月的流逝。"井中老翁误年华"一句,寓言般地表达了老翁可能因深居简出而忽视了时间的无情。"白沙翠石公之家"则暗示了他生活的环境清幽,宛如仙境。

"公来无踪去无迹,井面团团水生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老翁的神秘和与世隔绝,他的行踪难以捉摸,连井水都似乎因他的存在而生出美丽的花纹。"翁今与世两何与",表明老翁已经超脱于世俗纷扰之外,不关心尘世之事。

最后两句"无事纷纷惊牧竖,改颜易服与世同",老翁选择改变外表,融入世间,不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和超然态度。整首诗通过老翁的形象,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态度的深沉思考。苏洵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收录诗词(53)

苏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字:明允
  • 生卒年:1009年-1066年

相关古诗词

自诸暨抵剡(其四)

出得云门路,风悽日夕曛。

船撑鉴湖月,路指沃州云。

山色周遭见,溪流屈曲分。

一觞还一咏,谁是右将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自诸暨抵剡(其二)

夷犹双桨去,暮不辨东西。

夕照偏依树,秋光半落溪。

风高一雁小,云薄四天低。

莽荡孤帆卸,水村杨柳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自诸暨抵剡(其一)

莫叹尘泥汩,且图山水游。

双峰天姥翠,一舸剡溪秋。

不见戴安道,有怀王子猷。

西风无限意,尽属钓鱼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舟中自吴之越寄润州柳侍禦开杨博士迈

两岸山光合,况当三月天。

好花红照水,芳草绿随船。

货药村桥醉,收帆野渡眠。

因思二朝客,同泛恐无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