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诸暨抵剡(其二)

夷犹双桨去,暮不辨东西。

夕照偏依树,秋光半落溪。

风高一雁小,云薄四天低。

莽荡孤帆卸,水村杨柳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船儿缓缓离去,天色渐暗分辨不清东西。
夕阳斜照着树木,秋日余晖洒落半溪边。
高飞的大雁显得孤单,天空因云层稀薄而显得低垂。
广阔江面上孤舟卸帆,水边村落杨柳环绕的堤岸。

注释

夷犹:犹豫不决或缓慢。
暮:傍晚。
东西:方向。
夕照:傍晚的阳光。
偏依:倾斜靠拢。
秋光:秋天的阳光。
落:落下。
风高:风力大。
雁:大雁。
小:孤单,渺小。
云薄:云层稀薄。
莽荡:广阔无垠。
孤帆:孤独的船帆。
卸:放下。
水村:水边的村庄。
杨柳堤:长满杨柳的河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秋意的江南水乡画面。诗人乘坐小舟在溪流中缓缓前行,天色渐晚,暮色模糊了方向,只能依靠夕阳余晖指引。夕阳斜照在两岸的树木上,映衬出一片金黄,而秋光则洒落半溪,显得静谧而凄美。

风力渐起,一只孤雁在高空中翱翔,显得格外渺小,与广阔的天空形成对比。云层稀薄,使得天际线显得更低矮,增添了空间的深远感。随着船行深入,诗人孤独的帆影逐渐消失在视野中,最终泊靠在一个水边的村庄,周围是依依杨柳和曲折的堤岸,构成了一幅恬淡的乡村画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透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欣赏。潘阆的诗风清新自然,此诗正是其风格的体现。

收录诗词(96)

潘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说字逍遥,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

  • 字:梦空
  • 号:逍遥子
  • 籍贯:
  • 生卒年:?~1009

相关古诗词

自诸暨抵剡(其一)

莫叹尘泥汩,且图山水游。

双峰天姥翠,一舸剡溪秋。

不见戴安道,有怀王子猷。

西风无限意,尽属钓鱼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舟中自吴之越寄润州柳侍禦开杨博士迈

两岸山光合,况当三月天。

好花红照水,芳草绿随船。

货药村桥醉,收帆野渡眠。

因思二朝客,同泛恐无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蜀僧去麈

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

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将芹芷荐君盘。

谁为善相宁嫌瘦,复有知音可废弹。

拄杖挂经须倍道,故乡春蕨已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人回文五首(其一)

红窗小泣低声怨,永夕春寒斗帐空。

中酒落花飞絮乱,晓莺啼破梦匆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