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扰扰复翻翻,黄昏飏冷烟。
毛欺皇后发,声感楚姬弦。
蔓垒盘风下,霜林接翅眠。
秪如西旅样,头白岂无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或冬初的萧瑟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开篇“扰扰复翻翻,黄昏飏冷烟”两句,以动人的形容词“扰扰”和“翻翻”,勾勒出秋风吹拂树叶的声音,同时“黄昏”和“冷烟”的使用,营造了一种暮色苍茫、气候转凉的氛围。
接着,“毛欺皇后发,声感楚姬弦”两句,则通过历史典故,提及古代楚国的皇后与琴弦相悸,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情感上的共鸣。这里“毛欺”一词,或许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第三句“蔓垒盘风下,霜林接翅眠”,景象转向自然界,通过“蔓垒盘风”、“霜林接翅”的描写,展现了秋风凛凛、树木被霜覆盖的画面。这里的“翅眠”,可能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沉睡。
最后,“秪如西旅样,头白岂无缘”两句,则转向个人命运和年华老去的感慨。“秪如西旅样”中“秪如”,形容草木凋零,象征着时光流逝和生命力度的衰退;“头白岂无缘”则是对白发的直接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匆匆、亲情与友谊日渐疏远的哀伤。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秋冬之感和个人情怀的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尽眷恋。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窗虚枕簟凉,寝倦忆潇湘。
山色几时老,人心终日忙。
松风半夜雨,帘月满堂霜。
匹马好归去,江头橘正香。
独起望山色,水鸡鸣蓼洲。
房星随月晓,楚木向云秋。
曲渚疑江尽,平沙似浪浮。
秦原在何处,泽国碧悠悠。
本因遮日种,却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敲劼晚风时。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