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望

独起望山色,水鸡鸣蓼洲。

房星随月晓,楚木向云秋。

曲渚疑江尽,平沙似浪浮。

秦原在何处,泽国碧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独自起身眺望山色,水中的鸡在蓼洲鸣叫。
房宿星伴随月亮升起,楚地的树木映照着秋日的云朵。
弯曲的小洲似乎江水尽头,平坦的沙滩像波浪般起伏。
秦国的原野在何处呢?这片泽国只见碧绿无边。

注释

独起:独自起身。
望:眺望。
山色:山景。
水鸡:水鸟(如鹭鸶)。
鸣:鸣叫。
蓼洲:长有蓼草的洲渚。
房星:房宿星,古代二十八星宿之一。
月:月亮。
晓:黎明。
楚木:楚地的树木。
云秋:秋天的云彩。
曲渚:弯曲的小洲。
疑:怀疑,看似。
江尽:江水尽头。
平沙:平坦的沙滩。
似:像。
浪浮:像波浪起伏。
秦原:秦国的平原地区。
何处:在哪里。
泽国:湖泊众多的地方,这里指水乡。
碧悠悠:碧绿无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山水景象,透露出诗人独自登高望远时的心境与情感。"独起望山色"表明诗人在清晨独立于高处眺望远方的山色,通过这个动作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水鸡鸣蓼洲"则是描绘早晨湖上水鸟啼叫的声音,生动地刻画出清晨湿地里的生机与活力。

"房星随月晓"写的是夜晚最后一颗星辰在拂晓时分消失在天际,月亮渐渐明亮起来。这种对宇宙之美的描绘,让人联想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许正经历着从黑暗到光明的转变。

"楚木向云秋"则是通过树木伸展向上抵达云端的姿态,来形容那些高大挺拔、有朝气的树木。这里的“秋”字不仅可以理解为季节,也隐含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曲渚疑江尽"中,诗人通过描绘河流弯曲如同迷雾一般难以辨别其终点,表达了自己对于未知世界边际的好奇与探索心态。"平沙似浪浮"则是写在广阔的沙滩上,看起来像波涛一样起伏,这里或许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也如同波澜起伏。

最后两句"秦原在何处,泽国碧悠悠",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广阔的秦原在哪里,而后又描绘了泽国(可能指的是富饶美丽的地方)的景色,表达了一种对远方美好风光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渴望。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栽竹

本因遮日种,却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敲劼晚风时。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润州二首(其一)

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谢眺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润州二首(其二)

谢朓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罢钟陵幕吏十三年来泊湓浦感旧为诗

青梅雨中熟,樯倚酒旗边。

故国残春梦,孤舟一褐眠。

摇摇远堤柳,暗暗十程烟。

南奏钟陵道,无因似昔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