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故苑多愁夕,西风木叶黄。
寒江浸雾月,晓角满城霜。
弟侄来书少,关河去路长。
几时停桂楫,故国隔潇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和故土之思的复杂情感。开篇两句“故苑多愁夕,西风木叶黄”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忧虑的黄昏时分,那些曾经欢乐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了凄凉的景色和萧瑟的秋风,以及树叶转黄,显现出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情绪。
接着,“寒江浸雾月,晓角满城霜”则通过对夜晚寒冷的江水、迷雾缭绕的明月和清晨城头的白霜进行描写,不仅强化了秋天的凉意,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中间两句“弟侄来书少,关河去路长”透露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通信不便的感慨。古代书信往返需要经历长时间和艰难困苦的旅途,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渴望以及与亲人们隔绝的无奈。
最后,“几时停桂楫,故国隔潇湳”则是诗人对于重返故土的迫切期盼。桂楫,古代用来乘船的工具,这里象征着归乡之路。而“故国隔潇湳”,则表达了诗人与家乡之间不仅有空间上的距离,更有情感上无法跨越的阻隔。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怀。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一曲离愁别绪的抒情之作。
不详
山寒叶满衣,孤鹤偶清羸。
已在云房老,休为内殿期。
岚昏声磬早,果熟唤猿迟。
未得终高论,明朝更别离。
湖近草侵庭,秋来道兴生。
寒潮添井味,远漏带松声。
放卷听泉坐,寻僧踏雪行。
何年各无事,高论宿青城。
山空水绕篱,几日此栖迟。
采菊频秋醉,留僧拟夜棋。
桂阴生野菌,石缝结寒澌。
更喜连幽洞,唯君与我知。
云泉心不爽,垂日坐柴关。
砚取檐前雨,图开异国山。
原僧招过宿,沙鸟伴长闲。
地与中峰近,残阳独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