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泉心不爽,垂日坐柴关。
砚取檐前雨,图开异国山。
原僧招过宿,沙鸟伴长闲。
地与中峰近,残阳独不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以及对远方山水之美的向往。"云泉心不爽,垂日坐柴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外在环境的和谐共处,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传达出一种情感上的慰藉。在"砚取檐前雨,图开异国山"中,"檐前雨"象征着纯净而又深远的意境,而"异国山"则是诗人心中的向往之地。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情感寄托。
"原僧招过宿,沙鸟伴长闲"一句,通过描绘僧人的招待和与大自然的亲密相处,强化了诗中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意象。同时,这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心灵自由状态的生活理念。
最后,"地与中峰近,残阳独不还"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与永恒之间的对比,"中峰"代表着高远和坚实,而"残阳"则是日落时分的光线,这里通过景物描写,传递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之美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意象,构建了一种宁静、超脱而又充满向往的意境。
不详
南海何年过,中林一磬微。
病逢秋雨发,心逐暮潮归。
久卧前山寺,犹逢故国衣。
近来慵步履,石藓满柴扉。
林疏多暮蝉,师去宿山烟。
古壁灯熏画,秋琴雨润弦。
竹间窥远鹤,岩上取寒泉。
西岳沙房在,归期更几年。
僧家无住著,早晚出东林。
得道非真相,头陀是苦心。
持斋山果熟,倚锡野云深。
溪寺谁相待,香花与梵音。
羡君无外事,日与世情违。
地僻人难到,溪深鸟自飞。
儒衣荷叶老,野饭药苗肥。
畴昔江湖意,而今忆共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