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隐岩

每逢山水地,便有卜居心。

终岁风尘里,何年沧海浔?

洞寒泉滴细,花暝石房深。

青壁须留姓,他时好共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寄隐岩》,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首句“每逢山水地,便有卜居心”,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山水之地,不仅风景宜人,更能让人心灵得到宁静与净化,因此诗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在此定居的想法。

接着,“终岁风尘里,何年沧海浔?”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在繁忙喧嚣的尘世中度日,何时才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呢?这里“沧海浔”象征着理想的隐居之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洞寒泉滴细,花暝石房深”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画面。山洞中的泉水细流不息,夜晚的花朵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石房深处更是隐秘而神秘。这些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深邃。

最后,“青壁须留姓,他时好共寻。”诗人希望在青翠的山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期待未来有人能发现并一同探寻这片隐居之地。这不仅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后世的一种期许,希望有志之士能够理解并追求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寄隐岩》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香山次韵

寻山到山寺,得意却忘山。

岩树坐来静,壁萝春自间。

楼台星斗上,钟磬翠微閒。

顿息尘寰念,清溪踏月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夜宿香山林宗师房次韵二首(其一)

幽壑来寻物外情,石门遥指白云生。

林间伐木时闻响,谷口逢僧不记名。

天壁倒涵湖月晓,烟梯高接纬阶平。

松堂静夜浑无寐,到枕风泉处处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夜宿香山林宗师房次韵二首(其二)

久落泥涂惹世情,紫崖丹壑是平生。

养真无力常怀静,窃禄未归羞问名。

树隐洞泉穿石细,云回溪路入花平。

道人只住层萝上,明月峰头有磬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别湛甘泉二首(其一)

行子朝欲发,驱车不得留。

驱车下长阪,顾见城东楼。

远别情已惨,况此艰难秋。

分手诀河梁,涕下不可收。

车行望渐杳,飞埃越层丘。

迟回歧路侧,孰知我心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