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张以道韵

无愁便是乐无涯,看破纷纷眼里花。

旋洗杯盂将酒试,重糊窗户把风遮。

丹房火鼎频添水,衣匮香炉就焙茶。

判却一生閒理会,共君难数第三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无忧无虑就是最大的快乐,看透世间纷扰,眼中只剩下花开花落。
立刻洗净杯子尝试新酿的酒,重新糊好窗户抵挡外面的风。
炼丹炉中不断加水,衣橱里的香炉用来烘烤茶叶。
我宁愿放弃一生的闲适,只愿与你共享这难得的时光,不再追寻其他乐趣。

注释

无愁:无忧无虑。
便是:就是。
乐:快乐。
无涯:无穷尽。
纷纷:众多、杂乱。
眼里花:眼中的世事如花开花落。
旋洗:立即清洗。
杯盂:饮酒用的杯子和碗。
试:尝试。
重糊:重新糊上。
窗户:房屋的窗户。
风遮:挡风。
丹房:炼丹室。
火鼎:炼丹用的炉子。
频添水:不断添加水。
衣匮:衣物柜。
香炉:熏香的炉子。
焙茶:烘烤茶叶。
判却:宁愿舍弃。
共君:与你一起。
难数:难以计数。
第三家:指其他的乐趣或享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镃的作品,名为《次张以道韵》。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简单生活乐趣的诗句。

"无愁便是乐无涯,看破纷纷眼里花。"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无忧无虑的心境,认为没有烦恼就已经是无尽的快乐。而“看破”二字,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事已有超然物外之感,即使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也能在其中发现生活的美好。

"旋洗杯盂将酒试,重糊窗户把风遮。"

这里展示了诗人享受饮酒的雅兴,并且通过“旋洗”和“重糊”的动作,营造出一种避世隐居的氛围,似乎在用物质的屏障来保护自己不受外界干扰。

"丹房火鼎频添水,衣匮香炉就焙茶。"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室内的生活状态。“丹房”、“火鼎”、“衣匮”和“香炉”这些词汇,都营造出了一种温馨而宁静的居住环境,通过添水、焙茶等细节,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趣。

"判却一生閒理会,共君难数第三家。"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生命态度的一种总结和感慨。“判却”意味着评估或判断,一生中的閒理(即闲适、超脱的生活态度)似乎已被诗人内化为一种深刻的理解。而“共君难数第三家”则可能是在与友人分享这种生活哲学,感叹难以找到能够理解和共鸣的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一种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次夜月色复佳游霞川锦池二首(其二)

画桥烟重柳垂垂,露湿衣裳透始知。

丹桂花香墙畔起,水荭枝影席间移。

思量究竟都如梦,恋著休閒煞不痴。

夜半江潮声正熟,归来才是欲眠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夜月色复佳游霞川锦池二首(其一)

倚栏看月兴难平,载酒还须入涧行。

竹顶有时翻鹊翅,草根随处闹虫声。

城中岂是无人赏,船里何曾卧地撑。

游遍一池心未足,乱荷丛底听三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武子韵

宇内张夫子,诗如孟浩然。

安心从太末,借屋近平泉。

眼里弹冠手,生来种芋田。相投忽离席,佳月恋?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王耘之

白汗翻浆九市人,清风谁似此论心。

壮游淮上官声起,重会都城句法深。

久矣求才胶柱瑟,老来逢事不徽琴。

漫湖又见香荷发,煮饼须同近寺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