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氏阁

峥嵘梵阁碍银潢,且对畦衣问马王。

落日断云连楚粤,缺钟坏像杂梁唐。

英豪已往雄图歇,栋宇犹存古意荒。

惆怅石湖题柱在,倚栏无句独凄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巍峨的佛阁遮住了银河的光芒,暂且对着农夫的衣服询问马王。
夕阳下,断云相连,越过楚地粤地,破损的钟声和残破的雕像混杂着梁朝与唐朝的气息。
英雄已逝,宏图不再,古老的建筑依然存在,却充满沧桑之意。
令人感伤的是,石湖边的题柱还在,倚着栏杆,却无言以对,只感到孤独凄凉。

注释

峥嵘:形容山峰高峻或建筑物高大。
梵阁:佛教寺庙。
银潢:银河。
畦衣:农夫的衣服,代指农人。
马王:可能是农耕文化中的马神。
楚粤:古代地区名,泛指南方。
缺钟坏像:破损的钟声和雕像。
梁唐:指梁朝和唐朝,两个历史时期。
雄图:宏伟的计划或理想。
栋宇:建筑物,这里指佛阁。
古意荒:古老而荒凉。
石湖:地名,可能指某个有题柱的地方。
题柱:古人题诗于柱上的行为。
倚栏:倚靠栏杆。
凄凉:悲凉,寂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废古迹的萧瑟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英雄辈出的感慨。

“峥嵘梵阁碍银潢”一句,以雄伟的山势和壮丽的宫阙开篇,设定了一种宏大的背景。紧接着,“且对畦衣问马王”则转入具体景象,通过人物的动作,勾勒出古人生活的一隅。

“落日断云连楚粤,缺钟坏像杂梁唐”两句,运用了丰富的地理和历史知识,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内。其中,“落日断云”描绘了时间流逝带来的自然景观变化;“连楚粤”则是地理上的指涉,暗示了一种文化的延续与交融。而“缺钟坏像杂梁唐”则直接点出了历史遗迹的毁坏和混乱。

“英豪已往雄图歇,栋宇犹存古意荒”两句,转向对英雄事迹的回顾与怀念。其中,“英豪已往”表达了对于过去英雄不再的感慨;“雄图歇”则是对那些宏伟计划和壮志未酬的无奈。而“栋宇犹存古意荒”则是在物质上保存下来的建筑与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气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代变迁。

最后两句,“惆怅石湖题柱在,倚栏无句独凄凉”,以诗人当下的心境作为收尾。其中“惆怅”二字传达了深深的感慨之情;“石湖题柱在”则是对过去诗文中常见的题柱活动的回忆。而“倚栏无句独凄凉”则表明诗人虽然有感慨,但却无法用言辞完全表达出来,反而感到一种孤独和冷清。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摹,以及对英雄辈出与时代变迁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155)

乐雷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 字:声远
  • 号:雪矶
  • 籍贯:湖南宁远
  • 生卒年: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訾家洲

竹坞松湾遍履痕,断碑无首野苔昏。

江山应识前贤事,裴柳今存几世孙。

岛雾海霞留古意,春猿秋鹤冷骚魂。

何人会得登临意,閒嚼梅花伴酒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雉山寺宋永初中有僧西颙诵法华经于此白雉听之而化至唐黄梅五祖弟子喜登告祖乞巡礼五祖应以遇雉即止后至此开山本朝王初寮有留题

藓碑萝石拥岩扃,独倚筇枝问大乘。

白雉苦无千岁种,青山空识六朝僧。

诗传北岳刊新帖,禅接西淮冷旧灯。

拟凿冰泓浇冻砚,禊亭閒借法华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滕王阁下赋

越?蜀艇乱相偎,风饱千帆带雨开。

阁上鸣銮今已往,江头飞鹜只堪哀。

柳汀絮满河豚贱,桃坞花残石首来。

应接溪山吾不暇,自怜白发欠诗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李湛溪诗集后

楚砧岷葛饱清游,金节银菟照几州。

诗句多如姚少监,行程还似杜参谋。

黄陵夜诵虞妃泣,白帝春吟杜宇愁。

拟问湛溪何处是,梦随闽国弄渔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