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比出淮阳守,今移寰内州。
真无弱翁治,只是茂陵求。
换节矜新假,循襟释故愁。
桑榆知未晚,前失庶能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淮阳守职调动至寰内州的感受。"真无弱翁治,只是茂陵求"表达了对理想环境的追求,而非对现实官职的贬低。"换节矜新假,循襟释故愁"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新旧更替的情感态度,以及通过穿戴新的衣物来抒发和释放内心的忧虑。
"桑榆知未晚,前失庶能收"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失去机会的反思与自我安慰。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官场变迁的个人情感,也反映出对于生命价值和时间宝贵性的深刻理解。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比喻,使得每一句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语言简洁而不失蕴含,情感真挚而不流于浅显,是北宋时期文学风格的典型体现。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尘晦荷囊裂旧缝,惊闻台召计匆匆。
忽从楚水枫林下,还入甘泉豹尾中。
即日遂收西望涕,方春便趁北归鸿。
休誇四入高凉地,已是人间素领翁。
二年憔悴拥州旂,尺诏初容觐帝晖。
何幸复燃灰不死,未应为失马重归。
蛟螭对舞瞻层阁,翁仲双扶识故扉。
病骨多忧黧黑甚,豫惭台史与薰衣。
车辙无声巷次閒,畸人愁卧鬓毛班。
月囊罢食侏儒米,岁计深依嵔垒山。
风薄回林秋蒂老,天围荒堞暝乌还。
举头却望长安日,已在浮云沆漭閒。
力守高皇约,祈还司隶章。
翻身去殿槛,忍死出缣囊。
豕突埋轮路,豺骄择肉场。
霜毫墨犹湿,迢递窜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