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题熊伯宜藏梅花卷子

记西湖、水边曾见,查牙老树如此。

冰痕冷沁苔枝雪,的皪数花才试。天也似。

爱玉质、清高不久闲红紫。孤山处士。

总赋得招魂,烟荒雨暗,寂寞抱香死。

春风笔,休忆深宫旧事。添人多恨多思。

墨池雪岭三生梦,唤起缟衣仙子。仍独自。

伴瘦影、黄昏和月窥窗纸。声声字字。

写不尽江南,闲愁万斛,诉与绿衣使。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翻译

我记得在西湖边,曾经见过一棵长满斑驳的老树。
冰雪的痕迹冷冽地渗透到苔藓枝头,几朵花儿刚刚绽放,仿佛天意如此。
它像一块纯洁的玉石,清高孤傲,不愿与世俗的红紫为伍,那是孤山隐士的品格。
即使被召唤去招魂,面对风雨交加的荒凉,它依然坚守着清香,孤独地死去。
春风不再,不要再去回忆深宫的往事,那只会增添更多的遗憾和思念。
墨池和雪岭的梦境中,我唤起了身着素衣的仙子,她仍然独自一人。
在黄昏月光下,她的身影映照在窗户纸上,声音字字清晰。
写不完江南的闲愁,如万斛之多,只能向绿色使者倾诉。

注释

西湖:杭州的著名湖泊。
查牙老树:形容树皮斑驳的老树。
孤山处士:指隐居在孤山的高洁之人。
烟荒雨暗:形容环境荒凉阴暗。
绿衣使:可能指信使或使者,因其常穿绿色衣服。

鉴赏

这首元代张翥的《摸鱼儿·题熊伯宜藏梅花卷子》是一首咏梅词,通过对西湖边老梅的描绘,寄寓了词人的感慨与情感。开篇回忆西湖边的老梅,其枝头冰痕冷冽,几朵梅花初绽,展现出梅花的清高孤傲。接着,词人将梅花比作孤山处士,赞美其坚贞不渝,即使在风雨中也坚守自我,直至凋零。

词的下片转向对梅花的更深沉情感寄托,借用“春风笔”暗示梅花曾有宫廷中的辉煌,但如今只能在寂寞中独自承受风雨。词人感叹梅花的命运,表达了对梅花的同情和对其品格的敬仰。他想象自己与梅花共度黄昏,月光洒在窗纸上,通过笔墨倾诉对江南闲愁的无尽感慨,以及对梅花命运的深深同情。

整首词以梅花为载体,借物抒怀,展现了词人对梅花的深情厚意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次韵耶律舜中樟亭观潮

望入西泠,乍一线、涛头涌白。

疑海上、鳌翻山动,鹏抟风积。

银汉迢遥槎有信,秋光浩荡云无迹。

快醉挥、吟笔倒琼瑰,冯夷宅。沙草远,迷烟碛。

云树老,敧宫壁。叹潮生潮落,几时休息。

事往空遗亡国恨,鸟飞不尽吴天碧。

正销凝、何处夕阳楼,人横笛。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钱舜举桃花折枝

前度刘郎,重来访、玄都燕麦。

回首地、暗香销尽,暮云低碧。

啼鸟犹知人怅望,东风不管花狼籍。

又凄凄、红雨夕阳中,空相忆。繁华梦,浑无迹。

丹青笔,还留得。恍一枝常见,故园春色。

尘世事多吾欲避,武陵路远谁能觅。

但有山、可隐便须归,栽桃客。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瑞龙吟

鳌溪路。潇洒翠壁丹崖,古藤高树。

林间猿鸟欣然,故人隐在,溪山胜处。久延伫。

浑似种桃源里,白云窗户。

灯前素瑟清尊,开怀正好,连床夜语。

应是山灵留客,雪飞风起,长松掀舞。

谁道倦途相逢,倾盖如故。阳春一曲,总是关心句。

何妨共、矶头把钓,梅边徐步。只恐匆匆去。

故园梦里,长牵别绪。寂寞闲针缕。

还念我、飘零江湖烟雨。断肠岁晚,客衣谁絮。

形式: 词牌: 瑞龙吟

虞美人

千林白雪花间谱。价重黄金缕。尊前自听断肠词。

正是江南风景落花时。红楼翠舫西湖路。

好写新声去。为凭宫羽教歌儿。

不道峰居才子鬓如丝。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