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钱舜举桃花折枝

前度刘郎,重来访、玄都燕麦。

回首地、暗香销尽,暮云低碧。

啼鸟犹知人怅望,东风不管花狼籍。

又凄凄、红雨夕阳中,空相忆。繁华梦,浑无迹。

丹青笔,还留得。恍一枝常见,故园春色。

尘世事多吾欲避,武陵路远谁能觅。

但有山、可隐便须归,栽桃客。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翻译

从前的刘郎再次来访,探访玄都观中的燕麦。
回首望去,香气已消散,傍晚的云层低垂如碧色的帘幕。
啼鸣的鸟儿似乎也懂得人的惆怅,东风却不管花儿零落狼藉。
夕阳下,凄凉的红色花瓣飘落,只留下空空的回忆。曾经的繁华如梦,痕迹全无。
丹青画卷上,还能看到一抹熟悉的春色,那是故乡的景色。
世间纷扰,我想要避开,但通往武陵的路遥远,又有谁能够寻觅。
只要有山可以隐居,我就应该回归,做个种桃花的人。

注释

刘郎:指代前次来访的人。
玄都燕麦:可能指玄都观中的某种植物。
地:地面。
暗香:淡淡的香气。
尘世事:世俗之事, 指现实生活中的烦恼。
武陵:古代地名,桃花源的所在地。
栽桃客:种植桃花的人,象征隐士或归隐生活。

鉴赏

这首元代张翥的《满江红·钱舜举桃花折枝》是一首抒发怀旧之情的词作。词人以“前度刘郎”自比,暗示自己再次来到类似玄都观的地方,感叹时光荏苒,曾经的繁华已不再,只有“燕麦”和“暮云”残留着旧日的气息。词中的“啼鸟犹知人怅望”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而“东风不管花狼籍”则描绘了春光零落的景象。

“又凄凄、红雨夕阳中,空相忆”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怀念的情绪,夕阳下的落花如雨,更显凄凉。接下来,词人借“繁华梦,浑无迹”,表达了对往昔荣华的追忆,虽然现实中已找不到痕迹,但心中仍保留着“一枝常见”的故园春色。

“尘世事多吾欲避,武陵路远谁能觅”流露出词人对纷扰世事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然而“武陵路远”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难以追寻。最后,“但有山、可隐便须归,栽桃客”表达了词人渴望归隐山林,过上种桃花、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瑞龙吟

鳌溪路。潇洒翠壁丹崖,古藤高树。

林间猿鸟欣然,故人隐在,溪山胜处。久延伫。

浑似种桃源里,白云窗户。

灯前素瑟清尊,开怀正好,连床夜语。

应是山灵留客,雪飞风起,长松掀舞。

谁道倦途相逢,倾盖如故。阳春一曲,总是关心句。

何妨共、矶头把钓,梅边徐步。只恐匆匆去。

故园梦里,长牵别绪。寂寞闲针缕。

还念我、飘零江湖烟雨。断肠岁晚,客衣谁絮。

形式: 词牌: 瑞龙吟

虞美人

千林白雪花间谱。价重黄金缕。尊前自听断肠词。

正是江南风景落花时。红楼翠舫西湖路。

好写新声去。为凭宫羽教歌儿。

不道峰居才子鬓如丝。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解连环.留别临川诸友

夜来风色。叹青灯素被,早寒欺客。

想寂寞、人在帘栊,望鸿雁欲来,又催刀尺。

秋满关河,更谁倚、夕阳横笛。

记题花赋月,此地与君,几度游历。江头楚枫渐赤。

对离尊饮泪,难问消息。

趁一舸、千里东归,眇天末乱山,水边孤驿。

晼晚年华,怅回首、雨南云北。

算今古、此情此恨,甚时尽得。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鹊桥仙

功名一饷。风波千丈。已与闲居认状。

平生一步一崎岖,也趱到、盘山顶上。

梅花解笑,青禽能唱。容我尊前疏放。

从今甘老醉乡侯,算不是、麒麟画像。

形式: 词牌: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