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兴二首(其二)

一片残红落紫苔,笙歌无梦到楼台。

溪山昼锁石桥断,山雨夜添春水来。

江上客扶归马醉,柳阴人唤打鱼回。

不知上苑花开否,无路行看羯鼓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启的《春日杂兴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春天雨后闲适的画面。首句“一片残红落紫苔”,以落花飘零的景象,暗示了春光的消逝和时光的流转,紫苔的出现则增添了几分幽寂之感。次句“笙歌无梦到楼台”,通过笙歌的虚无梦境,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事的疏离和内心的宁静。

第三句“溪山昼锁石桥断”,描绘了雨后山景,石桥被流水阻隔,仿佛时间静止,溪山被封锁,流露出一种静谧而封闭的空间感。第四句“山雨夜添春水来”,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的湿润,春水上涨,暗示着生机与活力。

第五、六句“江上客扶归马醉,柳阴人唤打鱼回”,通过江边归客和打鱼人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恬淡与和谐,以及人们对自然的亲近。最后一句“不知上苑花开否,无路行看羯鼓催”,以想象中的上苑花开与现实的无法亲见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繁华的遥想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结尾的“羯鼓催”则隐含了对官场事务的厌倦和对自然节奏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雨后的山村景象,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收录诗词(3)

周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吊席心斋炼师和少师姚公韵

冠裳已葬海虞峰,竹下茶瓯不复同。

华表人归身是鹤,葛陂仙去杖成龙。

七星桧老瑶坛静,午夜猿悲蕙帐空。

徒遣友朋怀远致,驿亭惆怅立西风。

形式: 七言律诗

王均章画虞山图

中阳山人思超逸,图写江山用金碧。

沧海红尘几度飞,尚有人间留妙迹。

层峦万叠烟雾浮,禅宫道院当山头。

浮屠屹立遥汉外,危石正瞰清溪流。

平桥渡水西林去,草屋茅亭隔烟树。

童子携筇独鹤随,仙人背立溪桥路。

前山矗矗知几重,悬崖怒瀑飞晴虹。

渔舟影没汀树远,牧童声断江天空。

中阳妙手谁复拟,咫尺依稀如万里。

仙岩有路疑可到,便欲振衣凌拂水。

君不见吴山吴水南海堧,随闇老人留七年。

红桥画舫姑苏市,晚稻香粳湖上田。

江山千里总奇绝,我昔思归情惘然。

还君此画一长叹,花外声声啼杜鹃。

形式: 古风

题樱桃翠羽图

几点丹砂照绿阴,瑶池内使翠霞襟。

东风何处曾相识,沉水香消午院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送玉笥王道赴京有代祝岳渎之行

王子缑山载碧笙,远随丹诏觐神京。

秩宗祀典虞书在,封禅坛泬汉畤平。

玉笥云连龙虎气,金陵天近凤凰城。

祝官拜望承恩早,小朵楼西散佩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