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章画虞山图

中阳山人思超逸,图写江山用金碧。

沧海红尘几度飞,尚有人间留妙迹。

层峦万叠烟雾浮,禅宫道院当山头。

浮屠屹立遥汉外,危石正瞰清溪流。

平桥渡水西林去,草屋茅亭隔烟树。

童子携筇独鹤随,仙人背立溪桥路。

前山矗矗知几重,悬崖怒瀑飞晴虹。

渔舟影没汀树远,牧童声断江天空。

中阳妙手谁复拟,咫尺依稀如万里。

仙岩有路疑可到,便欲振衣凌拂水。

君不见吴山吴水南海堧,随闇老人留七年。

红桥画舫姑苏市,晚稻香粳湖上田。

江山千里总奇绝,我昔思归情惘然。

还君此画一长叹,花外声声啼杜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矩的《王均章画虞山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展现了画家超逸的艺术才华。诗人首先赞美了中阳山人的绘画技艺,以金碧色彩细腻地刻画江山,即使历经沧海红尘变迁,仍能留下人间瑰宝。画面中的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禅宫道院隐于山巅,佛塔巍峨,俯瞰着清澈溪流,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接着,诗人通过平桥、草屋、茅亭和童子、鹤、仙人等元素,增添了神秘与超凡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远处的山峰层叠,瀑布如彩虹般挂在峭壁,渔舟消失在水天之间,牧童的歌声断续回荡,增添了空灵之感。

诗人感叹中阳山人的画作宛如万里江山,虽咫尺之间,却给人以广阔无垠的遐想。他联想到吴地的山水之美,以及自己过去的思乡之情,最后以杜鹃的啼声收尾,表达了对画作的深深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画作的细致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出作者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欣赏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也寓含了浓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2)

周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洪武三年进士。授中牟知县,迁台州同知,谪戍庐陵。士人李昌祺自陈有志经学,愿得矩为师。因此得起为庐陵训导。尚书夏原吉治苏松水利,受聘为幕僚。以经义治水,为吴人所称道。工诗

  • 字:仲方
  • 籍贯:江西吉水

相关古诗词

题樱桃翠羽图

几点丹砂照绿阴,瑶池内使翠霞襟。

东风何处曾相识,沉水香消午院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送玉笥王道赴京有代祝岳渎之行

王子缑山载碧笙,远随丹诏觐神京。

秩宗祀典虞书在,封禅坛泬汉畤平。

玉笥云连龙虎气,金陵天近凤凰城。

祝官拜望承恩早,小朵楼西散佩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凤凰台

台上吹箫作凤声,凤凰相应共和鸣。

一从仙侣乘云去,几听遗音傍月明。

芳草洲前闲宿鹭,乌衣巷口语流莺。

可怜虎踞山边土,频筑南朝六代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客夜

西风萧萧木叶稀,秋深作客何时归。

城头月出照击柝,江上露白催捣衣。

雁鸿附书远莫致,鸟鹊绕树还惊飞。

三更不眠欲起舞,跃马卧龙谁是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