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初夏

已饯将春去,堪悲是、锦片近来稀。

但朱户长开,候他紫燕,绿阴微缺,补得黄鹏。

新添个、迎衫新暑浅,入苑细风迟。

茉莉初来,已怀香孕,芙蕖欲嫁,先制新衣。

此时长日里。笑主人避暖,不解围棋。

有客频来剥啄,童子还辞。

只閒品唐诗,盛中晚句,自斟鲁酒,一两三卮。

翻怪早蝉饶舌,不合时宜。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鉴赏

这首《风流子·初夏》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致与情感。诗中充满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

“已饯将春去”,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堪悲是、锦片近来稀”,以“锦片”比喻繁花似锦的春景,感叹这些美景渐渐变得稀少,预示着春天的离去。

“但朱户长开,候他紫燕,绿阴微缺,补得黄鹏”,描绘了夏日的景象,朱门大开,等待着紫燕归来;绿荫稍显空隙,为黄鹏留出了栖息之地。这里通过具体的物象,展现了初夏特有的生机与和谐。

“茉莉初来,已怀香孕,芙蕖欲嫁,先制新衣”,茉莉初放,香气四溢,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荷花即将开放,预先准备好了嫁衣,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盛夏之美。

“此时长日里。笑主人避暖,不解围棋”,在漫长的夏日里,主人却避开炎热,不解围棋,或许是在享受这份宁静与凉爽,或是对夏日生活的独特理解。

“有客频来剥啄,童子还辞”,客人频繁来访,童子却因夏日炎热而退避,这一细节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只閒品唐诗,盛中晚句,自斟鲁酒,一两三卮”,诗人独自品味唐代诗歌的精华,畅饮鲁地的美酒,享受着夏日的闲适与雅趣。

“翻怪早蝉饶舌,不合时宜”,诗人对早蝉的鸣叫感到奇怪,认为它们的叫声不合时宜,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小梅花.赋得最是五更留不得,向人枕畔着衣裳

莲筹促。吹兰烛。妖姬群抱诸郎宿。翠楼阴。月窥人。

葡萄衾里,略觑未分明。柔乡占处终难久。

珍惜数声虬水漏。尽相怜。枕儿边。

休放蝶儿,舞到玳床前。花应叹,窗将亮。

隔院鸡三唱。五更时。怕留迟。

呼郎低语,忍倦着罗衣。罗衣已是先温暖。

郎结红襦惊复颤。晓风多。奈郎何。

惯是寒风,长把福消磨。

形式: 词牌: 梅花引

苏武慢.佳人减膳

欲报厨娘,还呼绣婢,说是药方新忌。

辛椒空荐,鱼炙非宜,镇日长餐松子。

频催举碗,时慰加餐,翻怨小鬟多事。

叹春来玉板金须,一向何曾染指。

犹记得、酒分半雅,茶品三番,旧日花茵情意。

情还羞述,意在无言,只向空中画字。

到得而今,玳床孤枕,香阁更无仙剂。

便传来香饭,帘前呼取,雪狸来替。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洞庭春色.招文夏、右文、文庵、程村诸子同集

客到兰陵,人来荆水,且住为佳。

再休谈跨马,休谈戴笠,相逢握手,共泛流霞。

坛坫英雄谁敌手,便添煮青梅佐曲车。

閒评论、问使君与我,是也非耶。

一饮休辞既醉,便万钟、于我何加。

到榆筹将尽,金鸡欲唱,杯盘狼籍,兴致还赊。

都问旗亭何处好,说侬处东邻是酒家。

明朝囗,把诗人月旦,一听裙钗。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美人额

眉黛峰侵,鬓丝云乱,似玉无瑕。

笑黄饰仙娥,难方桂蕊,素妆公主,待点梅花。

惯道如螓,真看似月,涂处休将宫样誇。

春寒也,怕杭罗犹重,裹上蝉纱。却怜人去天涯。

欲叩颡、低垂几叹嗟。

更辗转愁添,回头半枕,平安喜报,举手频加。

却讶萧郎,虚称上客,岁岁龙门望总赊。

归来也,又翠围珠匝,代抹铅华。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