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趾殿侍宴应制

北阙层城峻,西宫复道悬。

乘舆历万户,置酒望三川。

花柳含丹日,山河入绮筵。

欲知陪赏处,空外有飞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皇城北门楼高峻,皇宫西侧复道悬空而建。
皇帝车驾穿越万千门户,设宴饮酒遥望三条大河。
春花绿柳映衬着红日,山河美景如同锦绣宴席一般。
想知道陪伴赏景之处,空中飞烟之外更显空灵。

注释

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
层城:形容城墙重叠,高大坚固。
西宫:皇宫西侧的宫殿。
复道:架在空中的走廊或天桥。
乘舆:指皇帝乘坐的车驾。
历:经过。
万户:形容门多,代指众多的宫殿或房屋。
三川:古代指三条主要河流,这里泛指广阔的河域。
花柳:春天的花和柳树,代指春景。
丹日:红日,指阳光明媚的日子。
山河:山川河流,泛指国家的自然景观。
绮筵:华丽的宴席。
欲知:想要知道。
陪赏:陪同观赏。
处:地方。
空外:天空之外,比喻高远或超脱尘世的地方。
飞烟:飘动的烟雾,这里可能指远处景致如梦如幻。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皇宫中举行的盛大宴席,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这一幕幕华丽景象,并以精妙的笔触将之铺陈开来。

首句“北阙层城峻”,通过对北面高耸宫墙的描写,设定了宏伟壮丽的场景。紧接着,“西宫复道悬”则让人联想到长安城中宫殿与宫道的错综复杂和高低不一。

“乘舆历万户”,诗人身处豪华的车驾之中,穿行于众多民居之间,这种体验无疑是对皇权威严的一种映照。随后的“置酒望三川”则展现了宴席上的奢侈与诗人的远眺之情。

接下来的“花柳含丹日,山河入绮筵”,通过鲜明的对比色彩和自然景物的运用,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花柳含丹日”中的“丹日”指的是太阳被鲜艳的花柳所掩映,而“山河入绮筵”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宛如山水都被精巧织品所包裹。

最后,“欲知陪赏处,空外有飞烟”,诗人似乎在寻找与他共享这份美好时刻的地点,却只能看到天边飘散的轻烟。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象的一种描绘,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时光中难以把握的淡淡哀愁。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入泷州江

孤舟泛盈盈,江流日纵横。

夜杂蛟螭寝,晨披瘴疠行。

潭蒸水沫起,山热火云生。

猿躩时能啸,鸢飞莫敢鸣。

海穷南徼尽,乡远北魂惊。

泣向文身国,悲看凿齿氓。

地偏多育蛊,风恶好相鲸。

余本岩栖客,悠哉慕玉京。

厚恩尝愿答,薄宦不祈成。

违隐乖求志,披荒为近名。

镜愁玄发改,心负紫芝荣。

运启中兴历,时逢外域清。

祗应保忠信,延促付神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下桂江龙目滩

停午出滩险,轻舟容易前。

峰攒入云树,崖喷落江泉。

巨石潜山怪,深篁隐洞仙。

鸟游溪寂寂,猿啸岭娟娟。

挥袂日凡几,我行途已千。

暝投苍梧郡,愁枕白云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发端州初入西江

问我将何去,清晨溯越溪。

翠微县宿雨,丹壑饮晴霓。

树影捎云密,藤阴覆水低。

潮回出浦驶,洲转望乡迷。

人意长怀北,江行日向西。

破颜看鹊喜,拭泪听猿啼。

骨肉初分爱,亲朋忽解携。

路遥魂欲断,身辱理能齐。

畴日三山意,于兹万绪暌。

金陵有仙馆,即事寻丹梯。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发藤州

朝夕苦遄征,孤魂长自惊。

泛舟依雁渚,投馆听猿鸣。

石发缘溪蔓,林衣埽地轻。

云峰刻不似,苔藓画难成。

露裛千花气,泉和万籁声。

攀幽红处歇,跻险绿中行。

恋切芝兰砌,悲缠松柏茔。

丹心江北死,白发岭南生。

魑魅天边国,穷愁海上城。

劳歌意无限,今日为谁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