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寄

心目悠悠逐去鸿,别来容易四秋风。

莫嗟密密书连纸,万里经年信一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我心随远方的鸿雁飘荡,分别以来已历经四个秋天的风霜。
不必叹息密密麻麻的书信连篇,一封跨越万里的信件,只传递着一年的思念。

注释

悠悠:形容心情悠远,思绪绵长。
逐去鸿:追随远去的大雁,象征离别和遥远。
别来:自分离以来。
四秋风:四季的秋风,暗示时间流逝。
密密书连纸:频繁的书信,字迹密集。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经年:经过一年的时间。
信一通:一封完整的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又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书信交流中的情感纽带。

"心目悠悠逐去鸿,别来容易四秋风。"

这一句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渺茫与时光流逝的无常。"心目悠悠"形容思念之深远,而"逐去鸿"则是比喻远方亲友如同远去的大雁,象征着距离的遥远和难以触及。"别来容易四秋风"表达了时间易逝,转眼间又是一年四季更替,岁月流失带来的感慨。

"莫嗟密密书连纸,万里经年信一通。"

这两句强调了书信在传递情感和信息上的重要性。"莫嗟密密书连纸"描绘作者写下满纸的字迹,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浓厚的情感。而"万里经年信一通"则表达了即便相隔万里,也希望通过书信保持联系,让彼此的心灵得以沟通。

整首诗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书信文化在传统社会中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寄题陟屺寺

郑南峰下寺前轩,反景分明见渭川。

为报十年容易别,于今愁悴不如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又赠谓之(其二)

篱下多新菊,渊明归思长。

主人方爱客,未得傲羲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又赠谓之(其三)

君念东归日,应须昼绣荣。

当令故关吏,还识弃繻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又赠谓之(其一)

文藻兼名理,三吴第一贤。

乡心几千里,飞雁满秋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