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首联“古人不作见遗书,万事茫茫感慨馀”中,“古人不作见遗书”暗示了历史人物的逝去和留下的文化遗产,引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万事茫茫感慨馀”,则直接抒发了面对广阔无垠的人生境遇时的深深感慨。
颔联“舂臼灌园空朽腐,鸱夷马革等沟渠”运用了两个典故。舂臼灌园比喻劳苦功高却未得到应有的回报或认可,暗含对自身或他人辛勤劳作却不得善终的无奈与悲愤;鸱夷马革则是指战死沙场或被埋没的英雄,将他们与普通的沟渠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英雄末路、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
颈联“莫言狂狷非中道,肯信须眉是子虚”则在反思个人态度与行为。这里“狂狷”指个性鲜明、不随波逐流的人,“中道”则是指适中的道路或方法。诗人似乎在说,不应轻易否定那些特立独行者,因为他们的坚持或许正是社会需要的活力;同时,也对“须眉是子虚”(须眉,指男性,子虚,虚构之事)提出质疑,提醒自己和他人要警惕虚假的表象,追求真实与实质。
尾联“行矣归休吾自老,空山蛛网挂檐除”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淡然态度。他决定顺应自然规律,归隐山林,让岁月静好。空山之中,蜘蛛网挂在屋檐上,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复杂感悟。